改变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

改变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酒井伸雄

1935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5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农学系农艺化学专业。历任明治制果食料开发研究所室长、食料生产部长、爱媛明治(现四国明治)社长等职。饮食文化史家。

出版者: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酒井伸雄
出品人:
页数:268
译者:张蕊
出版时间:2019-3
价格:5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247741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化史 
  • 历史 
  • 植物 
  • 世界史 
  • 食物 
  • 环境史 
  • 历史学 
  • 2019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当自然物种与人类文明产生交集,世界发生了什么?

·《改变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就是一本讲述六种植物扭转近代文明的著作!

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穿越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以此为契机,各种各样的植物开始跟随各路探险家、迁徙者的足迹传入欧洲大陆,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来说,其中的不少植物是不可或缺的东西,比如马铃薯、玉米、可可豆、辣椒、橡胶树、烟草等。这些植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可以说,正因为有了它们,我们才能生活得这么滋润。翻开《改变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重温它们的来龙去脉,感知这些原本在生活中普通到几乎让人忽略的植物非常不普通的一面。

本书以马铃薯、玉米、可可豆、辣椒、橡胶树、烟草六种植物的传播轨迹为纵轴,以饮食文化、政治和产业为横轴,从食用、医用、实用、商用等多个角度展现了它们与人类近代文明密不可分的、对文明演进影响至深的传播历程和应用关联,为读者讲述了藉由人类对这些小物种的发现、传播、利用所构建的人类近代社会与文化的历史。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人类文明在不断的发现中找到物质基础和精神食粮,当哥伦布意外发现美洲大陆之后,这个世界的资源被人类重新接纳,我们找到了用于大量生产果腹的马铃薯和玉米,给人无比幸福感的巧克力,还有产生辛辣调味的辣椒,以及致幻上瘾的烟草和这时代无法被取代的用于制造轮胎的橡胶。其...

评分

人类文明在不断的发现中找到物质基础和精神食粮,当哥伦布意外发现美洲大陆之后,这个世界的资源被人类重新接纳,我们找到了用于大量生产果腹的马铃薯和玉米,给人无比幸福感的巧克力,还有产生辛辣调味的辣椒,以及致幻上瘾的烟草和这时代无法被取代的用于制造轮胎的橡胶。其...

评分

人类文明在不断的发现中找到物质基础和精神食粮,当哥伦布意外发现美洲大陆之后,这个世界的资源被人类重新接纳,我们找到了用于大量生产果腹的马铃薯和玉米,给人无比幸福感的巧克力,还有产生辛辣调味的辣椒,以及致幻上瘾的烟草和这时代无法被取代的用于制造轮胎的橡胶。其...

评分

人类文明在不断的发现中找到物质基础和精神食粮,当哥伦布意外发现美洲大陆之后,这个世界的资源被人类重新接纳,我们找到了用于大量生产果腹的马铃薯和玉米,给人无比幸福感的巧克力,还有产生辛辣调味的辣椒,以及致幻上瘾的烟草和这时代无法被取代的用于制造轮胎的橡胶。其...

评分

人类文明在不断的发现中找到物质基础和精神食粮,当哥伦布意外发现美洲大陆之后,这个世界的资源被人类重新接纳,我们找到了用于大量生产果腹的马铃薯和玉米,给人无比幸福感的巧克力,还有产生辛辣调味的辣椒,以及致幻上瘾的烟草和这时代无法被取代的用于制造轮胎的橡胶。其...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开始以为是社会文化研究方面的学术著作,但实际上只是一本普通的趣味读物。作者选取马铃薯、橡胶、可可豆、辣椒和烟草这六种植物作为理解世界文化转型的切入口,可以算是新颖。可惜作者缺乏足够的学理,浪费了一个好选题。

评分

好读~

评分

很好读,涨知识~其实就是,新大陆对现代生活现代文明的贡献~

评分

这本书挺好玩的。通过六种植物来了解大航海时代及以后的一些历史。 唯一不足就是作者在马铃薯那个板块,太过看重马铃薯的作用了,很多别的因素都没有分析,比如腓特烈大帝他那个时期兵力上升,也许也跟兵役制度的改变有关。 还有一点,作者是日本人,每个植物都有个板块有关于日本历史发展。

评分

很有趣~涨姿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