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爽,出生于一九八〇年代,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职于《南方都市报》七年。作品见于《作家》《小说月报》《山花》《单读》等。出版有故事集《亲爱的米亚》,小说集《正午时踏进光焰》。小说《拱猪》获第七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
一位八〇后写作者由外及内探索心灵和童年的旅程,从童年记忆中的《格林童话》起程,最终深入普通德国人的家庭和童年故事。
十个故事,有小镇女性在婚姻、生育、劳作日常之外,残余的理想的挣扎;有见证彼此三十年成长与痛苦的两个童年伙伴的故事;有500年家族女继承人的悲欣;有心怀艺术梦的小镇父子故事;有退休的女幼儿园老师的远东之旅;有开烤肉铺的土耳其人的异乡生活;有一个男孩性别身份的艰难自我探寻;有两代学者在幻想文学中听到的魔笛之音;有画家从内蒙古到柏林的故事;有“二战”中被迫远离故土的娜佳对战争与童年的记忆……
一本罕见地深入描摹外国人精神和心灵生活之作,不再只是描写人在异域的观感、猎奇,却是如对自己的邻居一般,进入其真实的人生经历,书写地球那一端的德国黑森林居民相通又相异的生命经验。在他人的故事中反观自己的生命体验,发现生活的真意,克服人生的难题。
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哥林多前书 13:11 让重要性在你自己的目光中。 ——纪德《地粮》 这本书明显的形式让我误以为这是以《格林童话》为核心的一组故事,于是刚翻到第一个故事正式开头,脑袋里已经把《格...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哥林多前书 13:11 让重要性在你自己的目光中。 ——纪德《地粮》 这本书明显的形式让我误以为这是以《格林童话》为核心的一组故事,于是刚翻到第一个故事正式开头,脑袋里已经把《格...
劳动节我在家试烧德式土豆浓汤,家人说卖相不错,味道尚可,不过奶味太重久吃不惯,以后就别烧了。这本书通读一遍之后,给我的感觉就像土豆浓汤,好看不入味。
评分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故事来治愈。最后两篇最喜欢,《不来梅的乐师》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也挺开心在德国有一位经历多舛的老奶奶也爱着它,果然想象是没有国界的,哪怕隔着语言这道屏障。
评分郭爽的《我愿意学习发抖》跟云也退的《自由与爱之地:入以色列记》,是最近两年出的介乎非虚构与小说之间的作品里的双璧。
评分三星半。最打动我的是后记,看得出作者想突破傲慢与偏见,找寻真正的自我,她的拧巴较劲也体现在字里行间。想象力和感受力都不错,只是读来不舒展,也许是尚未真正打开自己,也许是努力的心情太迫切,有时想要克制冷静,却显得疏离冷漠;有时自我太强烈,以至于过度解读甚至臆测他人的故事。一部真诚的作品,希望作者写得更好。装帧好看。
评分作者真是才华横溢啊!!!读完了这本书,我对德国或者说欧洲突然就失去了向往,不管什么时代,不管有没有围墙,人终究还是要过自己的日子,生命体验独一无二,全世界的玫瑰都可以很炫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