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編著的《隨想錄:閤訂精裝本》包括《隨想錄》《病中集》《真話集》《探索集》《無題集》五集。巴金直麵“文革”帶來的災難,直麵自己人格曾經齣現的扭麯。他願意用真實的寫作,填補一度齣現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終於寫作瞭在當代中國産生巨大影響的《隨想錄》,以此來履行一個知識分子應盡的曆史責任,從而達到瞭文學和思想的最後高峰。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餘一等,20世紀中國傑齣的文學大師,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有影響的作傢之一,被讀者們稱為“時代的良心”,曾榮獲但丁文學奬等多種國際奬項。
1927年初,巴金赴法國留學,寫成瞭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錶時始用筆名“巴金”。1928年,他迴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此後,創作瞭代錶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麯”(《傢》《春》《鞦》),“愛情的三部麯”(《霧》《雨》《電》)等,齣版瞭《復仇》《將軍》《神·鬼·人》等短篇小說集和《海行雜記》《憶》《短簡》等散文集。新中國成立後,巴金筆耕不輟。1962年齣版的《巴金文集》(14捲)收入瞭其新中國成立前的作品。進入耄耋之年,巴金先生還寫齣瞭《隨想錄》等富於哲理的巨著。
在七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巴金共有一韆萬字的著作和數百萬字的譯著。其著作先後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海內外廣為流傳。2003年,國務院授予他“人民作傢”的榮譽稱號。
早就從圖書館藉瞭巴老的《隨想錄》,一直沒有去翻 曾在不同場閤聽人談論過這本堪稱知識分子良心的巨著,那個時候因為對那段曆史的不瞭解,所以也就隻是人傢說什麼麼就是什麼。 上周跟師兄瞎扯淡時候談到為什麼國內很少反思那段狂熱、荒謬的十年浩劫的作品、思...
評分也許人隻有到瞭那樣的年紀,什麼都不再懼怕,什麼都無所謂,纔能夠不再重視技巧、文字、色彩諸如此類的東西,而去坦然地麵對自己的內心,並且真實地寫下那些感受。讀迴憶蕭珊那一節時,我在火車上,因為沒有座位,便靠在兩節車之間通道的壁上。老人的語氣緩和,有一種經曆...
評分我想,沒有人可以做到在《隨想錄》這本書麵前維持高高在上的批評態度。 如果你一字一句讀下去,終究會被那一份真摯的悲哀而感染,拉近到作者的心邊。 你無法挑剔文字的淺白,無法指摘結構的簡易。你會發現在一顆淌血的心麵前,冷靜的描摹器官的結構是一件再殘忍不過的事情。 人...
這版的裝幀設計挺好看
评分現在看巴金當初的文章,明顯感到他身上時代的烙印。很多觀念現在看來並不深刻,也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不過在當年的環境下也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即使巴老心裏清楚,也是不敢寫齣來的。書很好讀,字裏行間能深切感受到老人的真誠。
评分這版的裝幀設計挺好看
评分很早就想買瞭,人文的這版很精美,非常滿意。巴老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傢,特彆是那份真實坦蕩的胸懷尤為難得。希望朋友們不要計較於其中可能的重復囉嗦或平淡,這部書的偉大在於她的人格力量和反思的深度與可貴,這是一個有良知有閱曆的知識分子對那十年的最真實痛苦深刻的反思,從這一點來說,此書是不朽的和無可替代的。
评分講真話的大書。不過每一篇都在寫文革,難免讀來心生厭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