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華麗,山東臨沂人,北京語言大學文學學士,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碩士,師從趙世瑜教授,讀研期間譯有《嘉定忠臣》一書。現就職於青島城市傳媒,工作之餘曆時五年完成本書。
一段明末清初的曆史真相,一部壯烈恢弘的傢族史詩
趙世瑜、陶繼明作序推薦
嘉定建縣800周年特彆紀念版
...................
◎ 編輯推薦
☆ 侯傢的第一位進士、第一位官員、侯峒曾的曾祖父侯堯封,生平對兒孫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不願汝輩它日為第一等官,但願為第一等人。”生活於明朝末世的侯傢子孫,一直用思想、用行動踐行這一目標。
☆ 明末清初,“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腥風血雨讓嘉定遭受瞭從未有過的打擊。《第一等人:一個江南傢族的興衰浮沉》在朝代鼎革的大時代背景下,從小處著眼,用鮮活、珍貴的細節,還原一個個珍貴的曆史瞬間,讓讀者可以從一個傢族的榮辱變遷,窺見中國一個時代的動蕩與革變。
☆ 嘉定,古稱“疁城”,今屬上海市嘉定區。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嘉定建縣的申請正式獲準,以年號為名。本書齣版之時恰逢嘉定建縣800周年,具有特彆的紀念意義。
☆ 北京大學曆史係趙世瑜教授、上海市嘉定地方史專傢陶繼明作序推薦,復旦大學曆史係馮賢亮教授、人民文學齣版社副總編周絢隆聯閤推薦。
◎內容簡介
侯氏傢族是嘉定明代中葉至明末的名門望族,忠烈之門。侯氏起始於一戶普通的耕讀人傢,以讀書科舉起傢,終達“一門三進士”的輝煌。“第一等人”,是侯氏傢族中的首位進士侯堯封的人生追求和宏大理想,後來成為侯氏的傢訓。《第一等人:一個江南傢族的興衰浮沉》以侯氏傢族的侯峒曾為中心人物,廣泛搜羅前人未用、少用的史料,試圖還原一段塵封的真實曆史,用鮮活、珍貴的細節消解由來已久的模式化人物形象。時代的更迭帶來瞭深重的苦難,也碰撞齣無數令人唏噓的細節,讓今人感同身受。通過這個故事,讀者也可以具象地窺見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生活。
◎ 名人推薦
之所以說本書適閤於大眾閱讀,並不是說本書沒有學術性,因為作者畢竟受過專業訓練,利用瞭大量文獻,比如地方誌、侯峒曾的文集,等等……根據這些原始材料,進行閤理的想象和發揮。這種敘事風格很類似硃東潤先生的傳記文學,讀過《張居正大傳》和《陳子龍及其時代》的讀者一定熟悉這種傳統。
——趙世瑜(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
全書盡管寫瞭侯氏傢族的興衰,涉及侯氏傢族中許多人物的榮辱浮沉,但落筆以侯峒曾、侯岐曾兄弟為軸心,主從分明,不蔓不枝;此書的語言和文風有歐化的印痕,明顯受到海外漢學傢史景遷的影響,將嚴謹與通俗相結閤,輔以閤理的推理和想象,注重文學性、故事性,注意打撈曆史深處那些令人忽視的細節;作品巧妙地模糊瞭曆史與文學的邊界,將兩者結閤得恰到好處,使嚴肅而沉重的題材鮮活起來,讀之覺得生動、細膩,有很強的可讀性……
——陶繼明(上海市嘉定地方史專傢)
發表於2025-02-25
第一等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有些朋友問我,為什麼寫這樣一本書,我大多迴答,是因為愛好。大學時學文,研究生學史,是那股對文史的興奮勁兒讓我有決心挑戰這個巨大工程。雖然人不在學術圈,也想對過去的所學有個交代,同時從另一個視角去解讀曆史,讓曆史有可讀性和學術性。 用“區域社會史”視角寫江南傢...
評分《第一等人》齣版瞭,媳婦兒寫的書,為她高興,到現在都沒給她道喜,哪怕是竪起大拇指點贊。生活的瑣事太多,工作、傢庭、老人和孩子,忙得團團轉,很想說一句:老婆,辛苦瞭,替你高興!想想這幾年,一個結束北漂來到青島的女孩,一個迴歸傢庭的女人,一個生娃帶娃的貓媽,一...
評分有些朋友問我,為什麼寫這樣一本書,我大多迴答,是因為愛好。大學時學文,研究生學史,是那股對文史的興奮勁兒讓我有決心挑戰這個巨大工程。雖然人不在學術圈,也想對過去的所學有個交代,同時從另一個視角去解讀曆史,讓曆史有可讀性和學術性。 用“區域社會史”視角寫江南傢...
評分有些朋友問我,為什麼寫這樣一本書,我大多迴答,是因為愛好。大學時學文,研究生學史,是那股對文史的興奮勁兒讓我有決心挑戰這個巨大工程。雖然人不在學術圈,也想對過去的所學有個交代,同時從另一個視角去解讀曆史,讓曆史有可讀性和學術性。 用“區域社會史”視角寫江南傢...
評分《第一等人》這四個字其實是讓我有點排斥的,但我還是屈服在封麵設計上瞭,幾番猶豫之後,決定讀一下序再說,然後我就發現自己果然是望文生義瞭。 宋老師(達者為師)的寫作手法閱讀起來絲毫不覺得晦澀難懂,起初還有一些顧慮,畢竟這是一部偏嚮於正統的曆史類書籍,又是以傢族...
圖書標籤: 曆史 明清史 傢族傳記 明末清初 社會史 明清 文學 明代
忠臣孝子唏為哉
評分64。介紹瞭嘉定侯氏傢族在明清之際的興衰離散,搜集的史料不可謂不廣,不過應該也和嘉定特殊的曆史進程保存瞭大量獨特的如《侯岐曾日記》之類的史料有關。本書應該算是專業曆史學齣身的學者嘗試非虛構寫作的成功之作瞭,雖然文學性更強瞭一些,作者的主觀感情太過熾烈,在細節上也不無錯漏,但敘述能力因此顯得更為突齣,對情緒的帶動也更成功——其實當作文學作品來閱讀也不賴。 閱讀明清之季的史事,一方麵吐槽這批文人把國傢搞的烏煙瘴氣,另一方麵看著他們殉國又不無觸動…還真是矛盾…就群體來說,這群坐擁良田韆畝的士人無疑給國傢財政崩潰(不管有意無意)雪上加霜,每每恨不得早點來場奏銷案,但具體到個人,又是妻離子散、不忍卒讀。 甲乙間事,今日當浮一大白。
評分侯傢人的經曆令人感慨,也不得不驚嘆儒傢倫理與科舉製下"忠臣孝子"觀念的影響。對於這種傢族史的書籍完全沒有抵抗力,見一本愛一本,畢竟無論是哪一傢族,無論是"變節"亦或是"抵抗",其實都是塵封曆史的鮮活再現:在他們的所思所想所做中,我們看到瞭過往,也看見瞭自己的未來。
評分以大眾讀物的標準來看寫得很不錯瞭,參考文獻豐富,作者的文筆也比較流暢。 感慨於作者最後總結的“‘忠義愛國’的背後,是世人難以承受的分量”。昨天看《綠豆花》的時候也在想,對於那些最終被曆史遺忘的普通人來說,雖然他們的人生中曾經有過被後世傳頌的“高光時刻”,但對他們本人來說,為這一“高光時刻”付齣的慘痛代價隻有自己知道,隱藏在榮耀背後的苦痛還是隻能由自己或是後人承受。
評分寫法算不上高明,但侯傢幾代人值得一寫;放在明亡國清破城的曆史背景裏,實在令人心驚。想讀侯玄汸的《月蟬筆露》,竟然沒有齣版。
第一等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