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汉学家、策展人,从事中国历史研究多年。她的著作《大英博物馆大维德爵士藏中国陶瓷精选》《大英博物馆藏中国明代陶瓷》等书已在国内出版。
★ 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霍吉淑撰写, 历时18个月,30余名专家参与
★ 近3万件中国馆藏精选600件,众多珍品初次呈现
★ 从石器时代到现代中国,以造物勾勒7000年中华文明史
★ 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几乎囊括中国全部艺术门类
★ 大英博物馆专业摄影师特别拍摄,世界知名书籍设计师彼得·道森设计,中文版原版复刻
★ 600余张高清全彩图片,特种纸印刷,极具收藏价值
————————————
来自6000千年前的陶罐,彰显着新石器时代工匠出色的陶冶工艺;
一组陶制墓柱,投射了安定富庶的汉代社会“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
异域主题的唐代酒器,则是盛唐时期繁荣的商品贸易与文化融合的产物;
…………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由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汉学家霍吉淑撰写,以承载着文明印记的文物为基点,透视其背后社会的人、事、时、地。有别于一般的宏观讲述,以物为线,从石器时代到现代中国,诠释数千年的文明脉络。
今天早上公交车上看到新经典的发文,恰好是刚上明天的博物馆日的活动,能够通过一篇文章对中国文物的古今海外之路彻底的了解,此文当属第一。我想到了单位详细写写评论,争取做个沙发获得赠书,没想到不到10点半已经有了这么多的评论了。赶紧罗列一下自己的观点。 去年在《观复...
评分2017年,大英博物馆百件文物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巡展。排了三四个小时的队去上海博物馆观展,队伍里颇多亲子档,只言片语中流露出借看展增加历史知识之意。 “听”文物“讲”历史固然是轻松有趣的学习之旅,然而若没有历史常识做底,难免如坠云雾、走马观花,岂不辜负了排队之苦...
评分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海外博物馆是哪里,你知道吗? 大英博物馆。 1753年,英国收藏家汉斯·斯隆去世,按照其遗嘱,他留下的近8万件藏品被全部捐赠给国家。当时执政的英国国王得知后决定建立一座博物馆来保护这些文物。 1759年,这座博物馆历经6年时间终于建成,成为全世界第一个...
博物馆控很喜欢这种由文物引申出去的叙述方式,可惜这本书展开得比较浅,适合入门
评分用展品和朝代顺序来串连中国简史。不够详尽,介绍的文物也不够多不够深入。
评分有关当代中国艺术的部分是比较有特色的。
评分很多中国的文物在国内看不到,好像那十尊易县罗汉,几乎被各个“列强”瓜分,国内竟无一座。 本书缺憾在于聚焦于文物本身展现的历史无法流畅,一个个的片段缺乏有机的联系。希望以后能读到更具有故事性和完整性的版本。 读于西西佛书店。
评分只能说纸张和印刷非常赞 图片精美 但是文案不行 历史也不行 还不如读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