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裏德裏希•尼采 (1844-1900)
德國哲學傢,他的思想對西方現代哲學和文化産生瞭重大影響。主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偶像的黃昏》等。
周國平
當代著名學者、作傢,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摺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散文集《靈魂隻能獨行》《愛與孤獨》等,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等。譯著有《悲劇的誕生》《偶像的黃昏》等。
尼采第一部正式齣版的著作,也是其最著名的代錶作之一。在本書中,尼采開創性地提齣日神和酒神二元藝術衝動學說,在對希臘藝術進行美學討論的同時,完成瞭他對生命意義的思考。本書既是尼采哲學的誕生地,也是理解尼采全部美學和哲學的前提。此外,尼采還對以蘇格拉底科學樂觀主義為特徵的現代文化作齣瞭批判,以此發端,開始瞭其在西方思想史上的開創同時也是顛覆之旅。
編輯推薦
★ 尼采美學經典,創立日神與酒神二元藝術衝動學說,破解悲劇美學之謎。
悲劇被看作藝術的高級形式乃至頂峰,因而成為一個重大的美學課題。然而,在尼采看來,有兩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一是希臘悲劇的起源,二是悲劇快感的實質。在領悟到日神和酒神的二元藝術衝動以後,尼采覺得他手中有瞭一把鑰匙,足以使他成為真正解開悲劇之謎的第一人。
★ 是關於希臘藝術的美學討論,也是關於生命意義的形而上學思考。根本的問題隻有一個:如何為本無意義的世界和人生創造齣一種最有說服力的意義來。
日神精神的潛颱詞是:就算人生是個夢,我們要有滋有味地做這個夢,不要失掉瞭夢的情緻和樂趣。酒神精神的潛颱詞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劇,我們要有聲有色地演這幕悲劇,不要失掉瞭悲劇的壯麗和快慰。前者教人不放棄人生的歡樂,後者教人不迴避人生的痛苦。二者綜閤起來,便是尼采所提倡的審美人生態度。
★ 尼采一生主要哲學思想的誕生地,同時收錄《酒神世界觀》和《自我批判的嘗試》。
尼采圍繞希臘悲劇的課題工作瞭三年,《酒神世界觀》為預備性成果之一,生前未齣版,從中可一窺其核心思想的形成過程。《自我批判的嘗試》是尼采為《悲劇的誕生》1886年版所作的序,是對自己早期思想的批判性理解。
★ 哲學傢周國平翻譯並撰寫長篇導讀,帶你讀懂原著。
著名作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周國平是國內研究尼采的權威學者,譯文準確、優美、流暢,再現尼采的詩意和激情。近2萬字的長篇導讀,詳解主要觀點和時代背景,帶你讀懂原著。
★ “《悲劇的誕生》發錶已經一百年瞭,但是,從批評史的觀點看,這部著作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不可思議的。”——《校勘研究版尼采全集》編者後記
發表於2025-02-02
悲劇的誕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是在讀書過程中的一點想法, 寫齣來主要是想能跟大傢一起探討,得到更大的進步。 《悲劇的誕生》筆記 V1.0 好吧,我覺得用很大精力來讀這本書將會是有相當意義的事情。 實際上,高中時曾經通讀過全文,可惜現在搜索記憶除瞭簡單的理解瞭兩...
評分這是在讀書過程中的一點想法, 寫齣來主要是想能跟大傢一起探討,得到更大的進步。 《悲劇的誕生》筆記 V1.0 好吧,我覺得用很大精力來讀這本書將會是有相當意義的事情。 實際上,高中時曾經通讀過全文,可惜現在搜索記憶除瞭簡單的理解瞭兩...
評分時隔半年重讀尼采的《悲劇的誕生》,不同於當初剛接觸哲學時的一片茫然,在對尼采有著一定的閱讀後再讀尼采的處女作,感受到的與之前相比多瞭許多。雖然尼采在後期將《悲劇的誕生》視為極不成熟之作,但其討論終生的母題已在此齣現—剋服虛無。 在西方,自現代性齣現伊始,人本...
評分讀書時我就瘋狂著迷尼采的思想和作品,老師隻是在課上無意推薦過一次,讓我們閱讀不同譯本,對比不同的思想背景和翻譯風格,領悟譯者所傳導的不同思想和意境。那時候,我經常泡在圖書館裏,一整天不齣來,圖書館能找到的和尼采相關的書籍,一本都不放過,那時的滿足和興...
圖書標籤: 尼采 哲學 思想 德國 外國文學 美學 樊登讀書會 藝術理論
周國平的譯序寫得好,加深瞭我對本書的理解。總的來講,我大緻淺顯的看懂瞭,酒神是本質,日神是錶現,二元衝動下誕生悲劇。蘇格拉底的理性或科學樂觀主義使悲劇湮滅(歐裏庇得斯受到影響),尼采對於音樂極盡贊美之詞,前期尼采果然很愛瓦格納呢。其實,在本書中尼采錶達瞭復興德國文化,復興酒神本質的主張。還有,尼采在寫序的時候可能在瘋癲狀態,似乎在自言自語。
評分1 以藝術為人生賦予意義,而薩特在《惡心》中拒絕瞭這一解藥。2 與樂觀主義的羸弱相比,毀滅溢滿激情。3 寫給瓦格納
評分尼采的書讀起來還是效率非常低下,其中原因,一方麵是由於翻譯,德語的語境和韻律,翻成普通話,意義自然失去一半。另一方麵由於尼采散亂的敘述,來的沒頭沒腦,去的沒頭沒腦,如果不是癡迷於古希臘和古佛教哲學,不理解笛卡爾,斯賓諾莎,康德,黑格爾等人,讀懂尼采是不可能的。糊裏糊塗讀多少遍也沒有什麼意義。
評分“它寫得很糟,笨拙、艱苦、耽於想象、印象紛亂、好動感情,有些地方甜蜜得有女兒氣,節奏不統一,無意於邏輯的清晰性,過於自信而輕視證明,甚至不相信證明的正當性,宛如寫給知己看的書,宛如奏給受過音樂洗禮、一開始就被共同而又珍貴的藝術體驗聯結起來的人們聽的“音樂”,宛如為藝術上血緣相近的人準備的識彆標記——一本傲慢而狂熱的書,從第一頁起就與“有教養”的蕓蕓眾生(Profanum Vulgus)無緣,更甚於與“民眾”無緣,但如同它的效果業已證明並且仍在證明的那樣,它又必定善於尋求它的共鳴者,引他們走上新的幽徑和舞場。”尼采似乎還解釋瞭這本書並不好讀的原因。
評分有點感動,看瞭三周終於看完瞭,最後如果不是自我批評而是升華就好瞭
悲劇的誕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