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晖,1959年10月生,江苏扬州人。曾就学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1991)、《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死火重温》(2000)、《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2004)等。
全书以“中国”及其“现代”为核心关怀,讨论的多是90年代以来社会急遽转型中经济全面市场化、消费主义盛行、社会阶层结构性重组和知识群体明显分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知识思想的状况与问题;同时对60年代末期以来,东西方均逐渐强化的“去政治化”过程所导致的政党政治的危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第一篇《去政治化的政治》根本的关注是对于WG的再思考,或者说去妖魔化。读书时难免会尝试用自己已知的知识去解全新的领域,我对左翼文论中的政治概念了解不多,所以在我看来,汪晖的政治概念莫如说更带有亚里士多德的色彩,也即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提出的致力于公共政治事...
评分“去政治化的政治”中的两个”政治“含义不同,不然这个表述就很莫名其妙了。那到底两个“政治”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从汪晖散布于各处的论述来看,前一个”政治“大致指对政治理想、价值期望的思考、辩论和实践,后一个”政治“则指日常化、技术化的行政管理。因此,“去政治化...
评分第一篇《去政治化的政治》根本的关注是对于WG的再思考,或者说去妖魔化。读书时难免会尝试用自己已知的知识去解全新的领域,我对左翼文论中的政治概念了解不多,所以在我看来,汪晖的政治概念莫如说更带有亚里士多德的色彩,也即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提出的致力于公共政治事...
思考二十世纪的一个前提性研究~
评分我总怀疑没有人能真正读完这本书,左派的基本观点、基本范式和基本的毛病几乎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最明显的是对政治这一词汇的理想化,好像新中国前20几年的政治理念是好的,只是一沾上现实政治中的派系斗争和争权夺利就不好了。殊不知政治从来都是复杂的,不深入现实的政治根本就不是政治。汪晖应该阅世极深,但还犯这种错误,可见搞学术和生活的双重标准是很多学者的一大毛病。
评分我总怀疑没有人能真正读完这本书,左派的基本观点、基本范式和基本的毛病几乎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最明显的是对政治这一词汇的理想化,好像新中国前20几年的政治理念是好的,只是一沾上现实政治中的派系斗争和争权夺利就不好了。殊不知政治从来都是复杂的,不深入现实的政治根本就不是政治。汪晖应该阅世极深,但还犯这种错误,可见搞学术和生活的双重标准是很多学者的一大毛病。
评分文集合编
评分虽然只是一本松散的论文集,但本书收录的大部分文章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汪晖的中国视角和对现代性问题的密切关注,而这些研究的时代背景则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社会阶层结构重组、经济的全面市场化和消费主义的尘嚣日上。正是因为这些变化,汪晖基于左派立场的分析和批判才显出别样的价值和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