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因仰慕清初學者顧炎武的人格,更名絳,號太炎,以號行於世,浙江餘杭人。近代著名學者,思想傢、革命傢,清末民初民族革命的代錶人物之一。
章氏一生講學不止,弟子遍及天下,在當代國學研究界的影響巨大。本書選入其中後期兩次具有代錶性的國學講演之記錄。全書嚴謹大方,足可窺見國學總體概貌之一斑,乃是國學愛好者、研究者最佳指引之書。
本書原係章太炎先生在上海講演國學的記錄整理成書。本書對我國傳統學術中的經學、哲學、文學等各方麵作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對各時代學術發展源流、各學派著名學者作係統的梳理與精湛的評價。同時,本書的最初形式是麵對社會的國學講演,因而本書又有淺顯的特點,便於初學者入門。
老先生幾句點撥可所謂舉重若輕,需要細細思量,慢慢咀嚼。 對現代一般讀者來說,半文半白,對有些閱讀力差的的確是有點吃力。也好,至少當做修身養性吧。多瞭解傳統也是一種責任
評分本書包含兩部分:《國學概論》和《國學略說》。《國學概論》是章先生1922年4-6月在上海講學的內容,由曹聚仁先生據記錄稿整理成書。《國學略說》是由章先生1935年9月在其國學講習會上的講學記錄整理而成,這也是先生離世的前一年,是體現先生畢生國學功力之書。清代在資...
評分章太炎《國學概論》讀書報告 餘近日選修文新學院美學課程。該課老師將其授課重點放諸西方美學。餘課外參閱宗白華先生之《中國美學史論集》,發現中西方美學的巨大差異,進而恍惚於中西方文化及文明差異之鴻溝,惶惶不得所終。遂欲歸其本源,欲探國學之究竟,以澆心中之塊壘。...
評分《國故論衡》為章太炎重要的國學著作,分小學、文學、諸子學三捲,係統論述文字音韻學、文學、文獻學、周秦諸子學、經學及佛道之學等。在中國現代學術發展史上,章太炎的學術研究是不可繞過的一環,他的特色為:“不滿足於對具體學者、著述或思潮的考辨,而是‘全史在胸’,藉...
評分很小的冊子,細讀瞭開篇曹聚仁的《小識》和第一章概論;瀏覽瞭之後的篇章與結論。收獲如下: 一、《小識》列齣瞭四個為何學習國學的理由:1.國學對中國人的思維、行動有著密切的因果關係,有必要明白什麼是精華,什麼是遺腐。2.避免當權、當政者利用“國學”來愚弄、奴役平頭...
補上
评分阿
评分中國人事哲學,事文學,都最終要落實到行上,這一點很重要,不能因為中國哲學、文學沒有顯齣特彆的地位,就把這個根基放棄掉,甚至鏟除掉。
评分本來以為是鄉土中國式的通俗經典作品,demo到瞭第三章真心跪瞭...
评分國學經典啓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