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的作者。
1817年7月12日,梭罗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Concord, Massachusetts),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后他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1841年起他不再教书而转为写作。在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支持下,梭罗在康科德住下并开始了他的超验主义实践。这时期,梭罗放弃诗歌创作而开始撰写随笔,起先给超验主义刊物《日规》(Dial)写稿,其后各地的报纸杂志上都有他的文章问世。
瓦尔登湖(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中国大陆译“瓦尔登湖”,台湾译“湖滨散记”,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
该书出版于1854年,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又两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瓦尔登湖地处美国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城,离梭罗家不远。梭罗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一次尝试。
《瓦尔登湖》的中文译本有多种,例如有徐迟、张知遥以及戴欢等翻译的版本。
美国的19世纪是个辉煌的时代,一大批作家都深受超验主义的影响,主活在这一时代的梭罗也不例外。作为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梭罗对超验主义更是身体力行,《瓦尔登湖》就是他这一思想的体现,它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散文。细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体会;他是在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为自己,也为他的市民同胞,还有当时与后来的读者们。
「当一个人离群索居时,才可能体会出生命的意义」梭羅 是的,我同意,因为孤独是必要的,因为孤独可以使生命恢復完整,可以回到自我的根源,求得身心安顿。 梭罗这麽说:「若是一天裡有几个时段可待在自己的空间裡,完全忠实的面对自己,真是一大释放,它们可以...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在晨光中涤荡尘怀 ——再读梭罗《瓦尔登湖》 题记:在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信息灵通和有教养是互相排斥的两件事情。要信息灵通,就必须很快阅读大量只是指南手册之类的书。而要有教...
再次引发对生活的反思。值得细读
评分收集的第3本瓦尔登湖的版本。这个版本的翻译也就那样。
评分需要一颗安静的心,要不然是读不懂的,我暂时还没读懂。一直放在枕边读。
评分开始我以为梭罗的理念与我完全一致,但我接受不了他罗里罗嗦的文风,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我俩的区别,书中的作者是个积极的强韧的退隐者,造房耕作观察自然与动物,给人以天行健自强不息的感动,是我在整个阅读中浮躁的心态始终无法沉浸到他所描摹的环境中。我只是个徒具理念的消极的躲避者。
评分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