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虎丸,1927年生於東京。1944年到中國,進旅順工科大學預科,1947年迴國,1953年考入東京教育大學東洋文學科,同年接受基督教洗禮,1957年起先後在東京教育大學和東京大學攻讀中國文學碩士課程,1963年東京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中退以後,曆任廣島大學等校講師.副教授、教授,學校法人和平學院院長、理事長。2003年1月病逝。主要著作有《魯迅與終末論》(龍溪書捨,1975年),《創造社研究》(亞細亞齣版社,1979年)、《魯迅與日本人》(朝日齣版社,1983年)等。日文版《魯迅全集》的編輯委員,譯者。
對留日時代“初期魯迅”的闡釋和對《狂人日記》的解讀,作為“伊藤魯迅”的本體論,具有一個齣色的學術模型所具有的優點。作者對“竹內魯迅”框架的繼承與突破,把魯迅放在明治三十年代背景下的問題提起,對魯迅與尼采關係的微宏兼備的闡釋,對《狂人日記》的處理,均是在既往研究的基礎上道人之所未道,體現著學術的繼承性、獨創性、開放性和可能性——在作者看來,“魯迅研究”非但不是一個過去的課題,而更是一個具有現實性和未來性的課題。
發表於2025-02-23
魯迅與終末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對儒傢文化作整體否定的基礎上,在退無可退的自我傢國認知中,從19世紀西方文藝中將西方現代化根柢性地把握為中國現代文明再造的路徑。這一根柢立足於對人的一種意誌性認識(不同於梁啓超的道德倫理自我、王國維的感性自我,而徹底脫開知識價值、社會倫理體係的框架,從人決...
評分終末論這個概念似乎是很契閤當下最熱門的什麼曆史終結論什麼XX死瞭之類的理路,但是在伊藤的觀念裏依然是那個“嚮死而生”的老路數,他引用熊野義孝的《終末論與曆史哲學》一書對自己標題的終末論有個論說:“所謂終末,並不是預想當中這個世界走嚮最後的事件,而是這個世...
評分伊藤虎丸在書中說到,他與丸山升的魯迅研究都同樣處於“竹內魯迅”的巨大鏡像之下。隻是齣於對日本戰後學術研究將“文學”神秘化並由此脫開其現實責任的反感,丸山升對竹內好所提齣魯迅“思想轉變的契機”、“迴心”這樣的命題保持著緘默。而在伊藤看來,“迴心”、“無”...
評分伊藤虎丸在書中說到,他與丸山升的魯迅研究都同樣處於“竹內魯迅”的巨大鏡像之下。隻是齣於對日本戰後學術研究將“文學”神秘化並由此脫開其現實責任的反感,丸山升對竹內好所提齣魯迅“思想轉變的契機”、“迴心”這樣的命題保持著緘默。而在伊藤看來,“迴心”、“無”...
評分終末論這個概念似乎是很契閤當下最熱門的什麼曆史終結論什麼XX死瞭之類的理路,但是在伊藤的觀念裏依然是那個“嚮死而生”的老路數,他引用熊野義孝的《終末論與曆史哲學》一書對自己標題的終末論有個論說:“所謂終末,並不是預想當中這個世界走嚮最後的事件,而是這個世...
圖書標籤: 魯迅 伊藤虎丸 魯迅研究 日本 文學研究 文學 現代文學 學術
編得不太好,選瞭一些內容重復或沒太大意思的文章進去,全書顯得很冗長。
評分突擊大緻翻過,譯本要點一萬個贊,日本譯作裏難得的清楚簡明!
評分好書
評分到處都找不到
評分重讀
魯迅與終末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