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早,1995年於中山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2001、2005年先後於北大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助理研究員。近年主要關注中國近現代輿論史與文化覽、當代文化研究等。曾發錶京滬白話《滬報的白話報:啓濛的兩種路嚮》、《五四時期北大學生刊物比較、《北報紙對日俄戰爭的報道與評論》,《新世紀文學:睏境與生機》等論文。著有《紙墨勾當》《野史記-傳說中的近代中國》。編有《話題2005》《話題2006》。《話題2007》《瀋從文集》,《汪曾祺集》等,譯薯《閤肥四姐妹》。
《清末民初北京輿論環境與新文化的登場》主要內容:談論“都市想象與文化記憶”,必須兼及建築、曆史、世相、風物、作傢、作品等,在政治史、文化史與文學史的多重視野中展開論述。若漢唐長安、漢魏洛陽、六朝金陵、北宋開封、南宋臨安、明清的蘇州與揚州、晚清的廣州與上海、近現代的天津與香港及颱北,以及八百年古都北京,還有抗戰中的重慶與昆明等,都值得研究者認真關注。如此“關注”,自然不會局限於傳統的“風物記載”與“掌故之學”,對城市形態、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學科的視野以及堅實的學術訓練;因此,希望綜閤學者的嚴謹、文入的溫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關注、體貼、描述、發掘自己感興趣的“這一個”城市。
關於都市的論述,完全可以、而且必須有多種角度與方法。就像所有的迴憶,永遠是不完整的,既可能無限接近目標。也可能漸行漸遠——正是在這遺忘(誤解)與記憶(再創造)的巨大張力中,人類精神得以不斷嚮前延伸。總有忘不掉的,也總有記不起的,“為瞭忘卻的記念”,使得我們不斷談論這座城市、這段曆史。在這個意義上,記憶不僅僅是工具,也不僅僅是過程,它本身也可以成為舞颱,甚至構成一種創造曆史的力量。
發表於2024-11-22
清末民初北京輿論環境與新文化的登場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楊早 民國 新聞史 中國近代史 新文化運動 近代北京 曆史 空間·媒介
大眾傳媒&現代國傢
評分是楊早的博士論文,視角起點不錯。
評分多元五四圖景
評分文筆老練、思路清晰,解決瞭一個問題,那就是從1911年到1919年這8年間,北京輿論界究竟發生瞭什麼?可以與魏定熙的研究參閱。
評分2020.2.8 《清末民初北京輿論環境與新文化的登場》 簡言之,清末貼近民眾的報刊啓濛,由於民初産生的兩個斷裂,即(1)立憲派與革命派(2)民間知識分子與政治權力,轉變報刊化身黨團喉舌的亂象;二次革命之後,由於政治討論的空間縮小,以及新聞行業普遍的經濟睏難,報刊開始尋求商業化與“去精英化”,從而誕生瞭以邵飄萍所創《京報》為代錶的“公共知識分子”報紙,以及以黃遠庸為代錶的職業記者群;而依然堅持“精英辦報”的《甲寅》與《青年雜誌》由於徵稿機製的創新、作者群的廣泛,在同類報紙中脫穎而齣,聚集起一個文化背景相似的的精英群體,為新文化運動的輿論力量蓄勢,同時也為知識分子展開反思,從“嚮下啓濛”到“自啓濛”的進程埋下瞭伏筆。
清末民初北京輿論環境與新文化的登場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