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隆溪,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从事中西比较研究,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1986);The Tao and the Logos(1992,中译《道与逻各斯》,1998,2006);Mighty Opposites(1998);《走出文化的封闭圈》(2000,2004);《中西文化研究十论》(2005);Allegoresis:Reading Canonical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2005);《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2006);Unexpected Affinities:Reading across Cultures(2007)等。
发表于2025-04-09
比较文学研究入门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们采用(甚至迎合)西方批评理论,以之分析、评价中国文学作品,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西方理论的可应用性。”(Heh-hsiang Yuan,"East-est Comparative Literature:An Inquiry into Possibil...
评分 评分引论 一、何谓比较文学?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并非比较文学所独有。比较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研究的特点,不在于比较,而在其研究范围超出在语言上和政治上统一的民族文学。 定义:不同语言而又可以互相沟通的文学作品之比较。换言之,相对于民族文学而言,比较文学...
评分比双语能力和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热情、宽容和好奇吧!感受到作者语调平和,心态应该也是很公正的,基本上认同他的观点。 其实比较完以后,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虽然他们和我们不完全一样,但他们也是人耶! 唯一不太认同的是作者对杨周翰的附和。杨周翰将弥尔顿的悼亡诗与中...
图书标签: 比较文学 张隆溪 文学理论 文学 学术 文学评论 文论 文學批評
我们策划编辑这一套“入门手册”,让作者特别针对刚刚完成大学学业进入硕士生时期的人编写,意在引导他们知道初步的“研究方法”,以区别大学阶段的“常识学习”。
这套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编撰者,都是“学有所成”而且是“术有专攻”的学者,专业各有偏重,领域宽窄不一,但是,我想在他们撰写的这本入门书中,都必然包括“历史”、“方法”和“视野”这三方面。所谓“历史”,就是了解本领域的历史即学术史,知道在自己之前,前辈和同行已经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因此可以“踏在前人搭好的桥板上”,不必重起炉灶“而今迈步从头越”,也不能掩耳盗铃装作自己是“垦荒”或“开拓”。所谓“方法”,就是选择本领域目前最通行和最有效的方法,一一加以解说,并选择若干最好的典范论著,让阅读者“见贤思齐”,哪怕是“照猫画虎”,因为最初的研究不妨有一些模仿,当然模仿的应当是最高明的杰作,这才是“取法乎上”。所谓“视野”,就是开列出中国和国外在本领域最基本的和最深入的论著,使得研究生不至于“拣到篮子便是菜”,反而漏掉了必读的经典,形成引用参考文献的“随意”。这一部分可能包括了超出硕士生,甚至可以提供给博士生使用的、中外文的“进阶书目”,通过参考文献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让阅读者通过简单的论著名录,知道世界上的同行在做些什么。
目 录
前言
1 引论
一、 何谓比较文学?
二、审美历史主义、法国影响研究和美国平行研究
三、 文学理论的兴衰
四、 全球眼光与多元视野
五、 结语
2 中西比较文学的挑战和机遇
一、 从边缘走向中心
二、 中西比较面临的挑战
三、 文学理论与中西比较
四、 中西比较方法浅论
3 比较文学研究典范举例
一、 知识准备与范例的意义
二、 终结、意义和叙事
三、 多元的世界文学新概念
4 中西比较研究典范举例
一、 理论的理解和表述
二、 中西诗论的融合
三、 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
四、 中西会通的典范
五、 结束语
5 参考书目
一、 中文书目
二、 英文书目
中正废话,看到推荐书目那一堆作者书就忍不住笑了233
评分不算很好。
评分这书分两次看,最终也没能看完。通篇都在介绍作者读过的书,谈心得,谈想法,并没有介绍什么方法,对打好比较文学的研究基础也无大帮助。大半的内容放在类似阐释学的研究上,即用西方文论来研究中西方比较文学。
评分中正废话,看到推荐书目那一堆作者书就忍不住笑了233
评分“像钱锺书先生那样读书多、思考深、真正说得上学贯中西的学界前辈,对东西方文化传统都有超出一般专家的了解、认识和修养,就绝不会轻言文化的独特性,更不会断言东西方毫无共通可比、相互借鉴之处。往往是读书少、知识面较窄的人,反而勇气与眼界成反比,简直越少,胆子越大,越敢于一句话概括东方,再一句话又概括西方,把东西方描述成黑白分明、非此即彼的对立。”
比较文学研究入门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