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昭,1929年生于北京,长于上海,北京燕京大学毕业。她是学者吴宓的女儿。曾任《中国儿童》主编;《中国少年报》副秘书长,负责编辑事物;新华社、人民日报驻外记者;人民日报国际评论员。
《听杨绛谈往事》实际上相当于一本杨绛先生的自述。书中记录了自杨先生出生至九十八岁的经历,在大量杨先生口述的一手资料基础上,加入作者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搜集的材料,史料翔实且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叙述清晰生动,与杨先生的语言风格非常近似。书稿完成后,杨先生题签并作序。“序”中明确说明:经传主本人认定的传记只此一本。书中并插有珍贵的照片,其中有从未发表过的钱、杨一家不同时期的图片。
《听杨绛谈往事》不是对一个家庭私生活的津津乐道,而是对中国读书人深邃厚重的人情及正直清朗的操持的推崇和对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生存空间的关注。
一本《听杨绛谈往事》,从08年读到09年,在09年的第一天全部读完。合上书本,思绪久久不能平静,甚至在昨夜都有梦见了以书中情节为原型的荒诞故事。 个人非常推崇这本书,虽在看之前翻了豆瓣上些评论,很多人认为吴学昭文笔远远不及杨绛本人,但我不敢苟同。首先,吴学昭为杨绛...
评分小时侯一直号称自己喜欢读书,读得却都是些闲书杂书,年岁长了,哓得看有名字有声响的人写的书了,却还是囫囵吞枣,看得急于求成.吴老师写得这本400来页的杨先生故事,很朴实,很仔细,很是杨先生的风格.我细细看了之后很是喜欢,也觉得长知识,特别推荐年轻的朋友(完了,这口气....) 看...
评分怎么说呢,这是一本不及格的传记。 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英语老师每次教了我们一篇重要的课文,就要我们写个summary。有不少人的summary写得像白开水一样,短则短矣,味道也没有了。 这本书,可以看出是杨绛很多书的粗浅summary。我看杨绛的书不多,但此书涉及到的我看过的...
评分微信公众号:shenshike-HK (心是主人身是客) == 對於偶像錢鐘書、楊絳的人來說,不容置疑,一定會掏錢購買此書的。三聯出版,封面素淨,正是我的口味。作者吳學昭我並不熟悉,略為迟疑,但書前附楊絳先生親筆序:“征得我同意而寫的傳記,只此一篇”,不由人不信。 書的...
评分杨绛评价杨绛: 英国诗人兰德那:“我和谁都不争,我和谁争斗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 钱钟书评价杨绛: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
钱钟书病重照太伤心了
评分按默存先生的标准,这类书是只能算“他传”或学界八卦,当不得真。不过比照《洗澡》,会发现余楠明显取材于卞之琳,而那位傅所长则有冯至的影子。。。
评分总觉得杨绛很自恋。ps购于上虞新华书店,盗版,且还写着“XXX网购”!
评分吴学昭声名狼藉,不过此书尚堪一读。里面有一些编校粗疏之处,比如p.252 A gain in your wit中的gain成了qain,p.285 Jane Austen成了Jane Austin(前面也出现过,拼写是Austen),p.319 Essays in Cricism【Criticism】。p.262的mapnt等拼写肯定也有错误,懒得去查何以致此。
评分人是温润的人,事是从容的事,作者的笔力有限是其一。洞明如钱杨二位先生,即便温存也是冷冷的,很难让人亲近。不过伉俪相携,还是挺多动人的细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