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女,汉族,1970年5月生,宁夏人。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大连民族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副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辽宁省中青年决策咨询专家库成员。主要从事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东北地区满汉关系研究》(08BMZ009);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清代八旗汉军政策研究》被辽宁省教育厅鉴定为优秀结项课题成果,《满洲认同意识变迁研究》获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结项课题成果一等奖。2007年获得大连市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出版《“满洲”民族共同体形成历程》一书,该著作获得辽宁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在《历史研究》、《史林》、《史学集刊》等重要刊物发表《欧立德:八旗与中华帝国晚期的族群认同》、《清代佐领抬旗现象》、《康熙朝编设佐领述论》等学术论(译)文,对前人涉猎较少的“满洲”认同的变化、八旗汉军的身份、清代的抬旗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表于2025-01-10
“满洲”民族共同体形成历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之前向学长吐槽不想看欧立德,看英文脑疼,学长就推荐了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现在为止我也没读完欧立德、柯娇燕等的原作所以无从评价和本文的关系。 作者认为“满洲”经历了一个构建过程,并非从哪个具体历史时期出现的。首先是努尔哈赤起兵之时,以建州女真为主体建立了八旗制...
评分本書脫胎自作者的博士論文。孫靜的博士論文雖然比我的碩士論文早一點完成,但我卻是在寫完碩士論文以後才讀到她的研究。我們兩個人的研究取向也有所差異。我對書中最後討論嘉道以降的部分比較感興趣,至少在材料上有些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東西。前半部的研究看得出來受到MCE與Cr...
评分之前向学长吐槽不想看欧立德,看英文脑疼,学长就推荐了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现在为止我也没读完欧立德、柯娇燕等的原作所以无从评价和本文的关系。 作者认为“满洲”经历了一个构建过程,并非从哪个具体历史时期出现的。首先是努尔哈赤起兵之时,以建州女真为主体建立了八旗制...
评分之前向学长吐槽不想看欧立德,看英文脑疼,学长就推荐了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现在为止我也没读完欧立德、柯娇燕等的原作所以无从评价和本文的关系。 作者认为“满洲”经历了一个构建过程,并非从哪个具体历史时期出现的。首先是努尔哈赤起兵之时,以建州女真为主体建立了八旗制...
评分本書脫胎自作者的博士論文。孫靜的博士論文雖然比我的碩士論文早一點完成,但我卻是在寫完碩士論文以後才讀到她的研究。我們兩個人的研究取向也有所差異。我對書中最後討論嘉道以降的部分比較感興趣,至少在材料上有些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東西。前半部的研究看得出來受到MCE與Cr...
图书标签: 清史 满洲 满族 历史 明清史 民族认同 清代 中国研究
《满洲民族共同体形成历程》将人类学在民族界定中最重要的因素,即民族的主观认同意识或自我归属意识纳人满族史的讨论中,考察了天聪九年(1635)“满洲”命名前后直到清朝统治末期“满洲”共同体性格的历史变迁。《满洲民族共同体形成历程》认为,在上述历史时期,满洲共同体经历了从一个来源复杂的征服者集团到对自身来源有着清晰意识的集团的转变。女真诸部在努尔哈赤时期力图建立自己与金、元女真的历史联系,这种努力由于皇太极改称“满洲”和“大清”称号而中断。人关前后的八旗满洲是按照特定的政治一军事制度组织起来的女真语部众。民族意识在他们中间的发育,由于征服初期的清政府刻意在八旗内部和整个中国回避满汉分别而受到抑制。乾隆时期,清朝迎来了盛世的繁荣,与此同时,以“国语骑射”为代表的满洲传统文化却在迅速丧失,在这种背景下,清王朝“构建”满洲历史根源性的努力显著加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满洲的历史根源性被重新追溯到金元时期的女真人;二是对满洲主体部分“从龙”(跟随努尔哈赤起家)的集体历史进行了重新塑造。这种有意识构建的具有独特血缘与历史经历的新的满洲共同体表明,满洲共同体在自我定位的主观意识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清朝末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满族人的群体意识凸现、固化并上升到政治的层面。清朝灭亡后,旗民界限成为一种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中,满族身份的确定遂以是蓊具有旗籍为依据。
第一章绪论在反思民族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客观语言、经济,到主观文化、心理),提出从八旗制度及旗民认同感角度,才是考察满洲(整合女真诸部)向满族(整合满蒙汉诸旗)演进过程的最佳取径。第二章对皇太极建立满洲认同,以扭转努尔哈赤诸申(女真/金)认同的解释,似乎受到冈田英宏所论蒙古因素的启发。经过第三章满洲立稳脚跟的铺垫,余下三章分别从汉军出旗、满洲根本的塑造(国语骑射、满洲地域神化)、世谱化(谱系上的满洲意识建构)等三方面论述雍乾的满洲强化措施。但由于满汉的百年融合,这些措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情况恶化起来。第七章在满洲“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展开,认为正是这种危机吊诡地促成了满族意识的最终成型。个人感受前两章较好,最后一章并未有力的达成绪论部分提出的分析框架。
评分博士论文
评分作者想使用后现代历史人类学方法,但用得并不算好。而且概念混乱,还在使用“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等概念······
评分郁赐副标题:柯娇燕新清史导读
评分05复旦博论。各章节都不同程度地以论代史,对人类学意义上的“认同”理解还不够。
“满洲”民族共同体形成历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