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显惠,1946年出生于兰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天津。
1965年由兰州二中上山下乡赴甘肃省生产建设兵团安西县小宛农场。1971年入甘肃师范大学数学系读书。1975年在甘肃省家垦局酒泉农垦中学做教师。1981年入天津作家协会专职写作至今。
主要作品收入《这一片大海滩》、《定西孤儿院纪事》等书。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中国小说学会奖、《上海文学》奖。
发表于2025-04-05
夹边沟记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看了杨显惠最出名的三本书《夹边沟记事》《定西孤儿院纪事》《甘南记事》但是官方是不愿意将这种书推荐成畅销书自揭伤疤的,因为老多时候不是在读故事,而是读中国人一段不堪回首的血泪和糊涂史, 《甘南记事》最为轻松,主要讲的是藏民的一些独有的风俗习惯,比如人命价、如...
评分我看这书看了两遍。第一遍流了几回眼泪。第二遍好多了,没哭。 言语简洁平实。但是内容胜过表达百倍。我突然无比希望自己是个制片人,把这画面感强烈的故事搬上银幕。电影名字就叫《兰园裁判》。 应该是倒叙,跟小说一样。但是从哪里开始倒叙呢?从李祥年准备从夹边沟第...
评分有一种小说,不会给读者带来审美的享受,也不大可能产生阅读的愉悦,但它自有文字内外的深度和力量,让人掩卷不得不深思。《夹边沟记事》就是这样的小说。 一、发现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自现代一开始,小说就时时刻刻忠诚地伴随着人。‘认识的激情’攫住人...
评分 评分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记事》早就读完了,《夹边沟记事》也早就买了,但一直没有看。原因无他,只因知道这必然是一本读了让人不好受的书,有意无意有所逃避。直到近日读了赫塔米勒的《呼吸秋千》,一个二战过后德国人在苏联劳改营的故事,一个充斥着饥饿与死亡的故事。因而想起...
图书标签: 纪实 历史 苦难 夹边沟记事 杨显惠 中国历史 反右 中国
这是一段尘封四十年的历史,当年的幸存者散落在各个角落,没有人问过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当年的死难者早已化为白骨,连他们的后代也不知道埋在何处。幸亏杨显惠这位有良知的作家,不辞辛劳,四处寻访,历经数载,终于揭开了历史的盖子。
本书是《定西孤儿院纪事》的姊妹篇,被誉为“中国的《古拉格群岛》”。书中所指的夹边沟,为甘肃酒泉一个羁押右派分子的劳改农场,从1957年开始关押的近三千人,至1960年底幸存者已不足一半,是一处充满了苦难、饥饿和死亡的伤痛之地。作者历经数年,大海捞针般搜寻和采访了近百名当事人,并在高度忠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完成了这部极具震撼历的纪实性小说。全书通过近20个故事,对众多受难者命运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深沉的揭示,对绝境中的人性有着十分出色的绘状,更直视了这一历史悲剧的精神本质和深刻教训。
从2000年春季《上海文学》开始连载《夹边沟记事》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九年。其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过一册《夹边沟记事》,但其内容不全是“夹边沟”,还有几篇作者早期的中短篇小说。后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全部的“夹边沟”故事,书名变成了《告别夹边沟》。现在花城出版社要重新出版这本书,且恢复了它的原名。
去年在兰州遇到书中写到的一个人物还活着,大骂作者把他和他的朋友写死了。
评分看了一个礼拜勉强看完。每次看都要骂人,操天操大地的。难怪这个社会要落后了,你看看这世道还剩几个没有心理阴影真正热爱学术的真知识分子?上梁不正下梁歪,你国完了!!【印象很深是开篇上海的女人 三天三夜的夫妻 还有那个在房顶上吃着呕吐物和粪便里面未消化土豆的老先生 这些还只是活下来的人讲出来的故事罢了 总而言之 你国完蛋了
评分去年在兰州遇到书中写到的一个人物还活着,大骂作者把他和他的朋友写死了。
评分看完还是小粉红的不是蠢就是坏了
评分偷的,巴结的,有靠山的,吃人的,没原则没底线的,活了。耿直的,卖力的,老实的,有尊严的,都留在了夹边沟的黄土里。
夹边沟记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