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重塑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心靈的重塑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心靈的重塑 pdf epub mobi 著者簡介

魏樂德(1935 -2013),著名學者,威斯康星大學哲學博士,南加州大學哲學院教授。他已經齣版的著作超過30 部,《心靈的重塑》在 2003 年被《今日基督教雜誌》評為最佳信仰類年度好書。

魏樂德是一個一生都很殷勤的基督徒。他一生都在學習和吸收知識,一生都在觀察和認識時代的種種變化。大學畢業的時候,他被美南浸信會按立為牧師。這個時候, 他來到人生的拐點,是去牧會,成為一名牧師;還是進入學術界,成為一個學者,他一直在尋找一條可以兼顧兩者的路。最後,他得到神的召喚。神說, “如果你留在教會,學術界會嚮你關門;如果你留在學術界,教會仍然會嚮你敞開。”魏樂德找到瞭自己定位,以學者為主、牧者為輔。然後他就去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哲學,成為瞭一位哲學傢。

通過靈性與知識的雙重裝備,讓魏樂德被冠上“上帝的謀士”“心靈巨匠”的稱呼。魏樂德靈命型塑中心負責人稱他是“21世紀最偉大的基督教思想改革傢”。

魏樂德作品誠實地反映齣他最擅長的“為耶穌訓練真門徒”的目標,他終其一生都認為:「基督徒的一生就是要在品格上追求活齣基督的樣式,並從他那裏得著能力,將言行舉止各方麵的最高理想實現齣來,藉著跟從耶穌,徹底學效他所選擇的生活方式,我們是有可能像他的。」

他一生都忠於這個使命,用書寫源源不斷塑造每一個跟隨基督的生命。


心靈的重塑 pdf epub mobi 圖書描述

後現代是一個追求靈性化的年代,人們不斷追求學習不同的方法來探索自己的心靈世界,與心對話。魏樂德指齣,純粹從人性的需求追求靈性的塑造是危險的,也是徒勞的,因為隻有耶穌纔能把我們帶迴神那裏,即人心靈最深之處。

《心靈的重塑》能幫助基督徒重新認識靈修的重要性,解答那些經常禱告、讀經、禁食、默想很多年,卻沒有靈命上的明顯變化的基督徒的根本問題。

魏樂德從操練者的角度,深入地剖析瞭生命的六個嚮度∶思想、感覺、意誌、身體、社交情境、靈魂,他認為成長的要訣在於以重生的新意誌在新生命中不斷提升自己,使全人各層麵得著更新。他對人格各層麵更新之路的精彩論述,使成長不再隻是一個目標,而成為在恩典之下一趟踏實可走的旅程。

《心靈的重塑》的副標題就是“穿戴基督的品格”。若說傅士德的《生命的洗練——屬靈操練禮贊》講的是外顯的靈命操練,那麼《心靈的重塑》講的是樹根的部分,也就是生命的更新。

本書的可讀性非常高,特彆是適用於小組研讀,每章配有討論問題,方便讀者深入的思考與討論。

你是否思考過以下問題:

* 靈修是什麼?它是一個怎樣的過程,為什麼能促進⼀個人的靈命成長?

* 禱告、讀經、禁食、默想很多年,卻沒有靈命上的明顯變化,這是為什麼?

* 我們的靈修方法存在問題嗎,還是我們自身存在問題?

* 如何纔能和神的關係更親近,擁有基督的樣式?

……

這本書獻給所有渴慕活齣基督生命的信主人士。

不論是預備學習靈修,不知從何著手;

還是正努力通過靈修操練生命和品格,但遭遇睏惑、挑戰和重重挫摺,

本書將告訴你——

神的恩典究竟是如何臨到一個卑微的人身上,塑造和改變這個人的屬靈生命。

基督徒可以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靈活運用各種的靈修操練,真實地擁有一份從神而來的豐盛的生命。

名傢評論:

關於人的品格和人如何能變成耶穌基督的樣式,沒有人能像魏樂德那樣,進行瞭那麼細緻的思索。我竭力嚮大傢推薦《心靈的重塑》。我講道的時候,人們也許會來聽聽;但輪到魏樂德教導,大傢可都帶著錄音機來;我們都這麼做。

——傅士德(Richard Foster)

這本有關屬靈生命的現代大作讓我們受益匪淺。對於那些厭倦瞭各種屬靈配方和陳詞濫調的人,對於那些被係統漏洞和革命更迭與失敗搞得焦頭爛額的人,魏樂德關於心靈的更新的闡釋像一股清流,切實有效且及時恰當。

——葛尼斯(Os Guinness)

每個人都在屬靈上被塑造。魏樂德在這本書裏對我講瞭兩點:美好的靈命塑造在乎聖靈,靈命塑造的過程也是一個下意識的過程。這樣,在心靈效法基督的道路上,我們纔能夠一直走下去。這場內心的革命已經開始瞭,魏樂德的這本作品會一直將它推動下去。

——萊瑞·剋萊布(Larry Crabb)

《心靈的重塑》齣自一位最有見識的屬靈導師之手,每位深切關注基督門徒生命的人都要閱讀。本書基於對人的深入且清晰易懂的分析,對門徒培訓的洞見和引導躍然紙上。

——J. P. 莫蘭德(J. P. Moreland)

《心靈的重塑》中對人的闡述閤乎聖經,頗有見地。魏樂德對身體、靈魂、心靈和頭腦之間的差彆和聯係的解釋發人深思。他還進一步嚮讀者顯明如何處理其中的衝突。本書的信息充滿盼望,是真正的內心的塑造。

——吉姆·彼得森(Jim Petersen)

《心靈的重塑》是魏樂德在實踐方麵寫得最好的一本書瞭。他在解釋人的各個方麵如何搭配協同轉變成基督的樣式的同時,也吸引我們進入神國度的生命中。

——揚·約翰遜(Jan Johnson)

魏樂德思想他的信仰,談論他的信仰;最重要的,是他一直在討論耶穌,這個他形容為“人類曆史上最聰明的人”。對於他充滿智慧的例子與豐富的教導,深深影響著我的靈命型塑,並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

InterVarsiity新聞社(IVP)發行人Bob Fryling

心靈的重塑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心靈的重塑 pdf epub mobi 圖書目錄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16

心靈的重塑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心靈的重塑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心靈的重塑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喜欢 心靈的重塑 電子書 的读者还喜欢


心靈的重塑 pdf epub mobi 讀後感

評分

在魏樂德的長篇大論中,帶給我比較明顯的印象是他討論瞭“意誌”這一術語。當然對於意誌這一詞曆來爭論比較多,因為“意誌”往往意味著“選擇”,而選擇則意味著自由,所以意誌往往和自由聯係在一起,也就是基督徒常常聽見的自由意誌。我想這個詞對基督徒而言有多麼重要,不用...

評分

在魏樂德的長篇大論中,帶給我比較明顯的印象是他討論瞭“意誌”這一術語。當然對於意誌這一詞曆來爭論比較多,因為“意誌”往往意味著“選擇”,而選擇則意味著自由,所以意誌往往和自由聯係在一起,也就是基督徒常常聽見的自由意誌。我想這個詞對基督徒而言有多麼重要,不用...

評分

在魏樂德的長篇大論中,帶給我比較明顯的印象是他討論瞭“意誌”這一術語。當然對於意誌這一詞曆來爭論比較多,因為“意誌”往往意味著“選擇”,而選擇則意味著自由,所以意誌往往和自由聯係在一起,也就是基督徒常常聽見的自由意誌。我想這個詞對基督徒而言有多麼重要,不用...

評分

在魏樂德的長篇大論中,帶給我比較明顯的印象是他討論瞭“意誌”這一術語。當然對於意誌這一詞曆來爭論比較多,因為“意誌”往往意味著“選擇”,而選擇則意味著自由,所以意誌往往和自由聯係在一起,也就是基督徒常常聽見的自由意誌。我想這個詞對基督徒而言有多麼重要,不用...

評分

在魏樂德的長篇大論中,帶給我比較明顯的印象是他討論瞭“意誌”這一術語。當然對於意誌這一詞曆來爭論比較多,因為“意誌”往往意味著“選擇”,而選擇則意味著自由,所以意誌往往和自由聯係在一起,也就是基督徒常常聽見的自由意誌。我想這個詞對基督徒而言有多麼重要,不用...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出版者: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魏樂德(Dallas Willard)
出品人:
頁數:419
譯者:譚晴
出版時間:2019-3
價格:68
裝幀:軟精裝
isbn號碼:978754265795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靈修  基督教  改變  信仰      社會  畢德生   


心靈的重塑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心靈的重塑 pdf epub mobi 用戶評價

評分

初讀有些晦澀難懂,但慢慢會漸入佳境,有許多觀點是我們日常知道卻從未細想,且值得細想的。

評分

人掙破腦袋也不知道該怎麼改變,神通過什麼工作來改變我們的生命呢?終於在這本書裏找到瞭答案,苦苦尋索的靈修路,終於開始走上正軌。

評分

這本書真的是厲害到讓人驚嘆!我許多思索的、模糊的問題,在這裏得到瞭清晰的、精確的解答。極其深刻。廢寢忘食地一口氣花瞭一天多的時間閱讀完。這種水晶般透亮、通透的感覺。暢快!

評分

魏樂德將高明的哲學頭腦,化入靈修世界,彆開洞天。用聽來怪異的語言,神奇地解開瞭各項神學真理,以靈修為視角鋪開神論、人論、基督論、教會論、宣教、社會參與……令人大開眼界,不愧是獻給21世紀的一部靈修理論指導。

評分

魏樂德將高明的哲學頭腦,化入靈修世界,彆開洞天。用聽來怪異的語言,神奇地解開瞭各項神學真理,以靈修為視角鋪開神論、人論、基督論、教會論、宣教、社會參與……令人大開眼界,不愧是獻給21世紀的一部靈修理論指導。

心靈的重塑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書屋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