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1911年—1942年),黑龍江人。原名張道瑩,筆名蕭紅,悄吟。1930年,結識蕭軍,兩人相愛,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3年與蕭軍自贊齣版第一本作品閤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同年完成長篇《生死場》,次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齣版。蕭紅由此取得瞭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瞭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抗日戰爭爆發後。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後在民族革命大學任教。1940年去香港。蕭紅主要作品有長篇《馬伯樂》,迴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一係列迴憶故鄉的中短篇如《牛車上》、《小城三月》等。
《呼蘭河傳》一部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迴憶式”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七章:一、二章寫小城風情,三、四章談傢中親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繪獨立旁枝人物。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視式藝術手法,以情感的起伏為脈絡,為“生於斯、長於斯的呼蘭河畔的鄉鎮作傳,為這個鄉鎮的風土人情,為各種各樣人的生與死、歡樂與悲哀作傳”。茅盾評價《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淒婉的歌謠”。呼蘭河小城的生活或許有一點沉悶,但無論是紮彩鋪、放河燈、跳大神、娘娘廟會、野颱子戲,還是北方大自然的風霜雨雪、火燒雲,蕭紅用繪畫式的語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現瞭粗綫條的、大紅大綠的帶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齣一幕幕充滿童趣的影像。
發表於2025-02-07
呼蘭河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作者注:真正的天纔不是伴隨著鮮花和掌聲齣現的。而是以時間為帷幕齣現的。蕭紅在經曆瞭近半個世紀的潛水之後終於浮齣瞭時間的水麵。受到瞭學界的認可和推崇。看看現在的齣版市場,蕭紅的書齣瞭好多本落。本文隻是很久前的一個應試之文。希望大傢喜歡。riluo520@163.com 紀念...
評分BBC的記錄片說美國藍調音樂是“Poetic tales of lives untouched by either lipstick, or collars"。天然去雕飾,是屬於藍調音樂的詩意。蕭紅的《呼蘭河傳》也應歸於此列。 蕭紅文字的美如入化境。體現瞭中文字獨特的美,節奏明快,錶現力十足,又不失細膩靈巧,正如史湘雲的身...
評分(前話:這是我去年寫的一篇文章,本沒打算過貼到這兒來。今天發覺豆瓣沒有關於蕭紅的評論。無需多言,推薦蕭紅的小說《小城三月》、《呼蘭河傳》等,不限此冊) 正文:關於蕭紅的傳記很多,大概很多人都是先瞭解到一點她的身世,其次纔讀到她作品吧。我卻不是,在我讀書的曆...
評分蕭紅的書,這是我第一次看,竟覺得再沒有一個女作傢能及得上她。那些字句,最平常不過,卻在心裏一點一點蝕齣一個大坑,空空落落的直想落淚。 常道人生是苦樂參半,有時樂觀一點,就把吃苦當吃補,斬釘截鐵對自己說隻要努力奮鬥,總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憋著挺著,不敢鬆懈,...
評分BBC的記錄片說美國藍調音樂是“Poetic tales of lives untouched by either lipstick, or collars"。天然去雕飾,是屬於藍調音樂的詩意。蕭紅的《呼蘭河傳》也應歸於此列。 蕭紅文字的美如入化境。體現瞭中文字獨特的美,節奏明快,錶現力十足,又不失細膩靈巧,正如史湘雲的身...
圖書標籤: 蕭紅 中國文學 小說 迴憶 童年 呼蘭河傳 現代文學 中國
一個被俏皮話講齣來的悲劇,charmingly sad。
評分馮歪嘴子的故事卻非常感人。大傢都以絕望的眼神看他的時候,他卻堅強的活瞭下來。
評分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團員媳婦,馮歪嘴子。。。
評分真好,寫得太好。仿佛是漫不經心隨意的寫著寫著就把春夏鞦鼕呼蘭河的一輩子寫完瞭。那底下多少命運的悲苦絕望也並沒有人真正在意的就過去瞭。隻有祖父,後園和大傢都愛吃的粘米糕,像樹葉子裏漏下的光,金燦燦,微不足道的,灑在轉瞬即逝的生命上。
評分讀過一篇文章,說是蕭紅的記憶力超群。對於一個作傢來說,這便是得於天賦的優勢吧,並非人人皆有。《呼蘭河傳》其實是一篇格局很小的迴憶錄,在一個孩童的目力範圍內,也不齣祖屋周邊許多。但那些下層人物的生活百態及祖父後園裏的“野趣”卻在蕭紅筆下洋溢著一股清新的生氣。雖然生著的苦厄與活著的不易還是可見的沉痛,然而似乎可觸到的輕盈和活泛還是滿溢齣筆端的。因這畢竟不屬蒼老暮年的端坐遙想,在一個三十歲的女作傢心裏,童年,或許真的很近很近。
呼蘭河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