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德勒茲 ,1925年1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1944年中學畢業後就讀於巴黎索邦大學哲學係,1952年發錶處女作《休謨及其生活、著作和哲學》,1957年任索邦大學哲學史助教,1960年任法國國傢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專員,1964-1969年任裏昂學院哲學教師,1969年接替米歇爾・福柯,任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教授至1987年退休。 1995年11月4日,德勒茲因難忍肺疾摺磨,從巴黎住處的窗戶墜樓自殺。
Offers a fascinating analysis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time in film and the cinematic treatment of memory, thought and speech, and looks at the work of Godard, Hitchcock and Welles.
發表於2025-02-10
Cinema 2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第四章 電影在影像周圍環繞一個世界:迴圈。最小的迴圈是電影的基礎。極至是實際影像自身便包含瞭潛在影像。 極至的影像是一種同時具有實際與潛在的雙麵影像,脫離瞭機能延伸,即視徵。當實際的視效影像置身於內在的小型迴圈,與它自己的潛在影像進行結晶化時,視徵的特點齣...
評分第五章 兩種時間-影像:一種立於過去之上,一種立於當刻之上。 迴憶的存在之處:並非心智實存,而是在時間中。需要在迴憶逝去處進行迴憶,記憶並不存在於我身,而是我們在一種存在-記憶、世界-記憶中遊動。過去以一種已然存在的最普遍形式齣現。當刻自身僅能作為一種將已...
評分【英】剋萊爾· 科勒布魯剋 / 文 廖鴻飛 / 譯 在這一章,我們將考察德勒茲的兩本關於電影的著作:分彆是1983年和1985年齣版於法國的《電影1:運動-影像》(Cinema 1:The Movement-Image)和《電影2:時間-影像》(Cinema 2:The Time-Image)。從一方麵來說,這些書顯...
評分第一章 新現實主義:將浮動事件與微弱連帶關係聚成塊。 長鏡頭與濛太奇:一個是發現真是,一個是解釋真實。 純視覺情境(這是這一章的關鍵詞):脫離瞭觀看-運動和動作-影像。主要的區彆是觀眾的地位,觀眾是認同角色進行觀看,還是角色本身就是觀看者。觀眾不參與角色的...
評分Gilles Deleuze 近期在巴黎也經常被談到. 這本書應該有個上冊叫 IMAGE MOUVEMENT.
圖書標籤: 電影理論 Deleuze Cinema 電影 有關電影 德勒茲 philosophy criticism
啃……啃完瞭……
評分啃……啃完瞭……
評分啃……啃完瞭……
評分又在讀,越讀越覺得好,Deleuze所謂的cinema其實真的可以放到其他藝術形式裏去分析,關鍵的category還是image本身。
評分啃……啃完瞭……
Cinema 2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