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的心靈

擱淺的心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作者簡介】

馬剋·裏拉(Mark Lilla)

著名政治學者、思想史傢,美國最具有公眾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現任哥倫比亞大學人文學教授,牛津大學、耶魯大學講席教授,曾任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教授。

馬剋•裏拉積極參與美國的公共生活,長期為《新共和》《紐約時報》《紐約 書評》等歐美主 流媒體撰稿,在歐美公共領域具有相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他因見解深刻,文筆優美,善於敘事,而被譽為“美國自由主義陣營的一支健筆”;也因卓越的學術成就,獲得法國教育部“學院棕櫚騎士勛章”以及美國政治學學會“列奧•施特勞斯奬”。

他關注的領域包括知識分子研究、20世紀歐洲哲學、現代政治意識形態等。主要著作有《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維柯:反現代的創生》《夭摺的上帝:宗教、政治與現代西方》等,另編有《以賽亞•伯林的遺産》《新法蘭西思想:政治哲學》。

···

【譯者簡介】

唐穎祺,生長於上海。本科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哲學係,現於耶魯大學攻讀政治學博士學位。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美]馬剋·裏拉
出品人:三輝圖書
頁數:186
译者:唐穎祺
出版時間:2019-6
價格:55.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017198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政治哲學 
  • 思想史 
  • 政治思想史論 
  • 馬剋·裏拉 
  • 美國 
  • 哲學 
  • [美]馬剋·裏拉 
  • 政治學和政治哲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 哥倫比亞大學人文教授、《紐約書評》專欄作者馬剋·裏拉

梳理20世紀以來的“反動”觀念和思想運動

◆ 美國右傾知識分子、歐洲民族主義者、藉用保羅教義的激進左派……他們為什麼紛紛加入到反動者的行列之中?

◆ 為什麼災難曆史觀能夠在心理上擁有經久不息的力量?它們又 如何塑造 當代曆 史?

···

【內容簡介】

相比於引人注目的“革命”,“反動”的力量及背後的信念、思想圖景被嚴重忽視瞭。

馬剋·裏拉在本書中將反動思想及其曆史衍生物置於與革命思潮同等重要的位置,為我們展現瞭一係列關於“反動”這一概念的案例和具有針對性的反思。本書的第一部分聚焦於20世紀三位思想傢——弗朗茲•羅森茨威格、埃裏剋•沃格林、列奧•施特勞斯,裏拉從他們的著述齣發,詳細挖掘瞭其中所蘊含的現代懷舊情結。繼而,裏拉仔細考察瞭自法國大革命以來就始終盤踞在歐洲上空的反動曆史敘事,以嚮我們展現它們是如何被應用於當代神學保守主義者和學術極左派的作品中,且同時引發瞭幻想重建哈裏發帝國的激進伊斯蘭主義者與歐洲文化保守主義者之間的衝突的。

跟隨著裏拉中肯且充滿洞見的評述,我們可以一步步看到反動思想是如何成為推動政治行動的力量,形塑我們今日所處的世界的。

···

【媒體及名人推薦】

事實上,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各種論調的新彌賽亞主義已經走上前去,承諾一個迴歸至往日天堂光景的未來……本書是對政治反動的曆史和當下所做的一項及時且充滿啓發性的研究,關乎反動精神對當今世界,甚至也是對可預見的未來造成的毀滅性影響。——《衛報》

·

該書在哲學上恰逢其時,在政治上又非常緊要。——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榮休教授 阿維夏伊·瑪格利特

·

馬剋•裏拉將我們引上瞭關注現代“反動”心靈的旅途,重新將許多思想傢——包括被忽視的和仍然被銘記的——的信仰和學說帶到我們麵前。動人的文字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博內容,堪稱知識分子傳記中的典範。——美國曆史學傢 羅伯特•卡根

···

【編輯推薦】

◆ 本書作者是美國著名政治學傢、思想史學傢馬剋·裏拉。 作為紐約書評和紐約時報的長期撰稿人,裏拉擅長於用極為紮實的西方古典知識透視當下的政治思想,使當下的復雜狀況由於有瞭曆史的背景而變得容易理解。與此同時,裏拉的語言生動又不失深邃,常能將看似艱澀難懂的思想史知識清晰地融貫並呈現在大眾讀者麵前。

·

◆ 關於“革命”的著述層齣不窮,圍繞其展開的討論也從未斷絕。然而,關於“反動”的研究和探討卻寥寥無幾。我們習慣認為其源於無知與固執,或認為其賴以為動力的激情與設想更為淺顯易懂。在《擱淺的心靈》一書中,裏拉基於自己在過去二十年內閱讀的成果,將反動思想及其曆史衍生物置於與革命思潮同等重要的位置,為我們展現瞭一係列關於“反動”這一概念的案例和具有針對性的反思,可被視為是對被久置於思想界邊緣的“反動”思想的一次重估和詳盡考察。

·

◆ 政治懷舊是一股塑造瞭政治思想傢的想象與20世紀的意識形態流變,且仍在21世界持續地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擁護者的強大力量,如今的伊斯蘭主義者、民族主義者、美國右派、激進左派共享著本質上一模一樣的意識形態敘事。可以說,如果一個人不瞭解反動者在政治上的懷舊如何塑造近代曆史,他就無法瞭解近代曆史本身,同樣也無法理解當下。

·

◆ 在這本書中,裏拉還聚焦到20世紀三位著名的思想傢——弗朗茲•羅森茨威格、埃裏剋•沃格林及列奧•施特勞斯,他從他們的經典著述齣發,詳細挖掘瞭其中所蘊含的現代懷舊情結,看這些典範式的知識分子是如何捲入到反動思潮中,以及這又是如何影響著他們思想的承繼者的。由此,我們也得以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對他們的作品開啓新的研讀和理解。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09/30/%e6%90%81%e6%b5%85%e7%9a%84%e5%bf%83%e7%81%b5/ 擱淺的心靈 [美]馬剋·裏拉 / 唐穎祺 / 三輝圖書 | 商務印書館 / 2019-9 靈知沉淪的編年史:馬剋·裏拉《擱淺的心靈》評述 林國華 / 三輝圖書 | 商務印書館 / 2019-9 子扉我 2019...

評分

摘要:超驗秩序在希伯來《聖經》中得到最徹底的錶述,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看待該秩序與自然秩序的關係,是和解還是衝突?兩種答案分彆指嚮對世界截然不同的優劣評判,並奠定瞭保守正典抑或激進異端的兩條思想進路。這限定瞭所謂“猶太人問題”的基本語境。通過對柯亨和羅森茨...  

評分

The Shipwrecked Mind早已想讀。此番聽聞遠方友人翻譯此書,匆匆買來,果然譯筆不凡。《擱淺的心靈》與書中所描述的維勒貝剋的《臣服》有相似的命運。正如構思瞭伊斯蘭政黨統治法國的《臣服》在齣版幾小時後就發生《查理周刊》襲擊事件,《擱淺的心靈》齣版不久川普便登颱。事...  

評分

The Shipwrecked Mind早已想讀。此番聽聞遠方友人翻譯此書,匆匆買來,果然譯筆不凡。《擱淺的心靈》與書中所描述的維勒貝剋的《臣服》有相似的命運。正如構思瞭伊斯蘭政黨統治法國的《臣服》在齣版幾小時後就發生《查理周刊》襲擊事件,《擱淺的心靈》齣版不久川普便登颱。事...  

評分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09/30/%e6%90%81%e6%b5%85%e7%9a%84%e5%bf%83%e7%81%b5/ 擱淺的心靈 [美]馬剋·裏拉 / 唐穎祺 / 三輝圖書 | 商務印書館 / 2019-9 靈知沉淪的編年史:馬剋·裏拉《擱淺的心靈》評述 林國華 / 三輝圖書 | 商務印書館 / 2019-9 子扉我 2019...

用戶評價

评分

沃格林對文明發展的橫嚮視野得益於謝林、斯賓格勒、湯因比與雅斯貝爾斯關於“人的時代”的神秘主義思想。但是,沃格林還是有所創新——他把這一故事圍繞著靈知主義的現象展開。早在19世紀30年代,黑格爾就被抨擊為現代靈知主義者,緊隨其後的空想傢和革命者很快也麵臨這一罪名。二戰後,海德格爾的弟子漢斯·約納斯也對他的老師有所判定。羅森茨威格相信人類被拋入一個有著神聖使命但懷有敵意的世界中。肖勒姆在猶太教的神秘主義中也發現瞭相似的機製,但在沃格林眼中,這一機製在基督教中達到瞭最高的強度,基督教的彌賽亞已經到來,隨後又令人費解地離開瞭。在海看來衰敗從蘇格拉底開始,在施是馬基雅維利,在沃是從古老的靈知主義開始的。堂吉訶德憑藉他對曆史的假設維係著自己的幻想,他默認過去被預先劃分為互相獨立卻又彼此連貫的時代。我們也

评分

兩個半小時殺掉!被黑格爾摺磨過之後,再來看啥書都有飛起來的感覺,因為它們說人話????裏拉真是文章高手,把各色斑斕的“反動”思想與人物用一條“懷舊”的主綫穿在一起,講述瞭一個擱淺的心靈意圖重尋舊夢的故事:現代是墮落的,曾經有過的是“黃金時代”,那被認定過去存在的一定會重新存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像是一個芝麻開門的魔咒永遠纏繞在人類的心靈之中,被神話的“曆史”成瞭人類擺不脫的重負……雖是著眼於批判,裏拉對無論羅森茨維格、沃格林還是施特勞斯都筆下留情,但是對那些試圖利用沃格林為復興某種具體宗教、利用施特勞斯為右翼民粹背書(以及那些反對這種背書者反過來栽贓施特勞斯)都進行瞭辛辣的諷刺。巴迪歐曾說,“在我看來,1968年5月是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跌的一個跤”,很難說那次跌跤之後他是否恢復瞭理智。哈哈

评分

《靈知沉淪的編年史》同步姊妹篇。

评分

寫羅森茨威格、沃格林和施特勞斯三篇小傳最為精彩。但更為重磅的其實是後文作為對前三者試圖迴歸古典理性而提齣質疑的巴迪歐小傳。所謂「擱淺的心靈」在我看來是一個極佳的比喻。裏拉先將「反動者」從法國大革命開始被汙名化的曆史中解放齣來,並指齣其與改革者仍處於同一維度的範式。但直到後記裏纔明確點名對「反動者」的質疑。在裏拉看來,革命者希望於未來的路,並堅持走下去,而「反動者」寄托於古典理性,試圖往迴走,去尋找一個源頭的解藥。二者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基於編年史的概念構想,卻在行動中宣稱為現實。這兩種路徑都是對當下在場的迴避,但相比於尋找可見救贖的行動,「反動者」隻想安逸地在沙灘上擱淺。等曆史繼續前進,也不過會是換個沙灘繼續擱淺。我們需要被安慰,但更需要一種看清當下的眼睛

评分

有部分敏感內容沒翻譯;空泛地錶明立場 (吐槽:這本書真的值得翻譯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