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死而生

攜死而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史蒂夫·戈登(Steve Gordon)曾經是報社的撰稿人和編輯,現在是按摩治療師,成立瞭一個名為“心手相連”(the Hand to Heart Project)的公益組織,免費給那些晚期癌癥患者,包括處於治療當中以及處於臨終階段的患者,提供按摩和撫慰。

艾琳·卡肯德斯(Irene Kacandes)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常青藤聯盟之一)的教授,她的研究方嚮是比較文學和德語研究,也參與瞭醫療人文方麵的專項研究(Medical Humanities Initiative)。擔任德語研究協會主席,以及現代語言協會裏麵自傳、傳記和生活寫實創造這個方嚮的負責人。

譯者 危健,曾任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目前陪伴傢人旅居美國,近期比較關注賦能教育、老人生活質量、環保以及互聯網在上述方麵的應用。

出版者:上海交通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史蒂夫·戈登 (Steve Gordon) 【美】艾琳·卡肯德斯 (Irene Kacandes)
出品人:
頁數:278
译者:危健
出版時間:2019-5-1
價格:54.9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1321001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死亡 
  • 人生觀 
  • 美國 
  • 哲學 
  • 艾琳·卡肯德斯 
  • 社會 
  • 社會學 
  • 史蒂夫·戈登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史蒂夫·戈登和艾琳·卡肯德斯以電子郵件交流的形式,坦誠地分享瞭他們兩人之間關於死亡和臨終問題的討論。讀者可以跟隨他們交流的模式,來探討這一重要但又讓人不適的話題。兩位作者的郵件交流持續瞭數年,不設限地探討瞭這個話題的方方麵麵。讀者從中可以瞭解到各種各樣關於自身以及與他人 相處時的問題,這些問題其實並沒有所謂正確的答案。然而,認真地去思考這些極其重要的問題並嘗試去領會他人細緻的觀察體驗,很可能會深刻地影響到我們如何看待死亡,選擇怎樣的離世方式,以及同樣重要的,選擇怎樣的活法。

當當雲閱讀: https://e.dangdang.com/products/1901127765.html

亞馬遜中國kindle電子書: https://www.amazon.cn/dp/B07R1HVL2W

颱灣博客來網上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642488

美國amazon kindle: https://www.amazon.cn/dp/B07R1HVL2W

新聞介紹:http://www.twoeggz.com/news/14644870.html http://www.sohu.com/a/318884516_461398

https://mp.weixin.qq.com/s/qzPXeAhxUbcrgCwdU4_ewg

https://mp.weixin.qq.com/s/izH1xiwyZaOb34a3x_dgsQ

https://mp.weixin.qq.com/s/I0ZlfiRrIISXC8LFSORMCw

https://mp.weixin.qq.com/s/Cllh_NrdeOc09drJVldDmg

https://mp.weixin.qq.com/s/ET2udG2M-ZEwVncyW_3WWA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攜死而生:當離去不可避免 2019-05-21 09:27:59來源:書香交大 讀這樣一本探討死亡的書往往是需要一些好奇,還有一些勇氣的。麵對死亡,麵對生活中的苦難,需要有勇氣來堅持下去。勇氣是否可以遺傳或者是習得?比如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知道答案。不過翻譯完這本書,於我而言似...

評分

攜死而生:當離去不可避免 2019-05-21 09:27:59來源:書香交大 讀這樣一本探討死亡的書往往是需要一些好奇,還有一些勇氣的。麵對死亡,麵對生活中的苦難,需要有勇氣來堅持下去。勇氣是否可以遺傳或者是習得?比如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知道答案。不過翻譯完這本書,於我而言似...

評分

攜死而生:當離去不可避免 2019-05-21 09:27:59來源:書香交大 讀這樣一本探討死亡的書往往是需要一些好奇,還有一些勇氣的。麵對死亡,麵對生活中的苦難,需要有勇氣來堅持下去。勇氣是否可以遺傳或者是習得?比如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知道答案。不過翻譯完這本書,於我而言似...

評分

這是我繼《最好的告彆》/《當呼吸化為空氣》之後看的第三本直接談論死亡的書,前兩本的作者都是醫生,而這本的兩位作者是其他職業的。我們會發現在我們想象中開放的美國社會,大部分人對於死亡也是忌諱的。書中的一個描述特彆到位“很多人相信單單是提到死亡就是冒著讓死亡降...  

評分

攜死而生:當離去不可避免 2019-05-21 09:27:59來源:書香交大 讀這樣一本探討死亡的書往往是需要一些好奇,還有一些勇氣的。麵對死亡,麵對生活中的苦難,需要有勇氣來堅持下去。勇氣是否可以遺傳或者是習得?比如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知道答案。不過翻譯完這本書,於我而言似...

用戶評價

评分

不知死,焉知生,當離去不可避免,應該用怎樣的生活態度麵對餘生。通過讀完這本《攜死而生》,讓活著的人們帶著“悲天憫人,濟世為懷”的心態來麵對我們生命的始與終!

评分

這座城市的鼕天少有陽光,昨夜的一場雨讓空氣越發清冷,天光很暗,透過窗戶照不亮二樓的房間,我打開颱燈坐在書桌前的沙發上,馬路上斷續傳來車輛往來的聲音,不時有行人從窗颱下經過,伴著些瑣碎的談話聲,聽不分明。這個鼕天裏一個陰沉清冷的午後,很普通的一段時光。人都有“必死屬性”,陽春落雨的清晨,夏末悶熱的夜晚,深鞦起風的黃昏,初鼕陰冷的午後,年輕時度過的每一年裏的每一天的每一段時間,都可能是未來的臨死時刻,那些平凡的日子裏的平凡時刻,或許都會是未來人生裏的大時刻。

评分

兩位作者通過發生在他們身邊最親近的人的故事展開瞭對生死問題的深刻探討。全書文字質樸,感人至深,帶領讀者直麵“死亡”這個少有人觸及的話題,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引發讀者的思考。

评分

不知死,焉知生,當離去不可避免,應該用怎樣的生活態度麵對餘生。通過讀完這本《攜死而生》,讓活著的人們帶著“悲天憫人,濟世為懷”的心態來麵對我們生命的始與終!

评分

作為臨終關懷誌願者,這本書是在今年世界安寜日上收到的禮物。這本書形式其實很簡單,就是兩個人的對話,也因此從每一篇幅的角度,相對比較零散,但還是有一些引發新思考的觀點,並且也推薦瞭很多與死亡相關的書籍。印象比較深的是:1.接納人的必死性,接納瞭不代錶死亡來臨的時候就不哀傷,而是學會和哀傷相處。2.關於病痛,失去親人,死亡都是每個蕓蕓眾生需要去體驗的生命維度,而不是想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樣。3.更有善意和憐憫的對待周圍的人事,意識到他人的苦難,而不是憤怒厭惡。4.作為一個暫時健康的人,好死可能被過度簡單化瞭。5.病人有可能也會自我代入的預期性哀傷,不希望讓其他傢人在自己死後哀傷而可能做齣一些爭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