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
关于生平,卡尔维诺写道:“我仍然属于和克罗齐一样的人,认为一个作者,只有作品有价值。因此我不提供传记资料。我会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东西。但我从来不会告诉你真实。”
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1985年9月29日在滨海别墅猝然离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父母都是植物学家,“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学受到尊重。我是败类,是唯一从事文学的人”。
少年时光里有书本、漫画和电影。他梦想成为戏剧家,高中毕业后却进入大学农艺系,之后从文学院毕业。
1947出版第一部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从此致力于开发小说叙述艺术的无限可能。
曾隐居巴黎十五年,与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格诺等人交往密切。
1985年夏天准备哈佛讲学时患病。主刀医生表示自己从未见过任何大脑构造像卡尔维诺的那般复杂精致。
卡尔维诺说,他拥有很多文件夹,里面放着那些根据他头脑中萦绕的思绪而写成的书页,或者一些将来想要写的内容的梗概和记录。
这些文件夹,有些专用于物体,有的专用于人物,有些专用于地点,有些专用于事件。在其中一个文件夹里,汇集了他经历过的那些城市和风景的纸页,而在另一个文件夹里则积聚了一些超越时空的想象中的城市。当这两个文件夹被装满,他开始创作一本关于城市的书。
于是,卡尔维诺的心情与思考,读过的书,参加的展览,与朋友的交谈,生活中冗长的琐碎与天光乍现的幸福瞬间,所有这一切最后都转变成了城市的图像,组成这本《看不见的城市》。
黄昏的御花园,暮年的蒙古大帝忽必烈凝神倾听来自威尼斯的青年旅者马可·波罗讲述他旅途中的城市。五十五座城市,十一个萦绕在每座城市上的主题,事关人类生存的所有命题。城市汲取着记忆,奴役着欲望,承载着梦境,凝聚着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故事。
卡尔维诺给每座城市都取了一个女性的名字,赋予她柔软的骨骼和灵动的气血,她充满了真实感,却又趋于无形。她是世界之缩影,与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一同生长、变化,却又隐身于虚幻之中,遥不可及,无法触碰…… 我们借由住在城市中,我们谈论她,倾听她,试图书写她。她是奇想的诞生与实现之地。
一直最喜欢诗歌,为着它唯美的意境,但诗歌的缺点是太短了,承载不了太多。放佛才华横溢的浪子,最好的命运就是在年轻时死去,他所有的梦想与激情最好刹那幻灭如烟火,否则的话继续下去就没什么看头了。 在我意外的,《看不见的城市》,却是一部长诗。——抱歉我没有把那些...
评分 评分某些书在你还没看过的时候,你就已经喜欢上了,你看过之后才发现,其实它从来就是你所拥有的,也该是你所拥有的,就像命中注定的无法挥去的某些缠绕;亦如某些城市,你没到之前你觉得你已经到过那里,到了那之后你才发现自己一直在那里。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成一个谎言,是卡尔维...
评分 评分我一直认为自己骨子里不属于城市。所以可以想象当那天拿到那套普里什文文集时,我有多激动。一大摞厚厚的泛黄的书,一看就知道经历了在书店积满灰尘后又重返库房的命运。我始终觉得,在年幼时候我曾经或等老了我将要,坐在长满蒲公英和苍耳的山坡上读《鸟儿不惊的地方》或《大...
城市犹如梦境,所有可以想象到的都能够梦到。
评分沒辦法有太多「具體城市」的想象,比較形式,充滿寓意。最喜歡的是他說語言並不帶來虛假,而是事物本身的虛假性。生活在城市卻從沒想過城市的寓意,在雨天的時候水的倒影才讓我覺得有另一座城市埋在下方。描述一個,然後就想起另一個。城市上方的天堂,下方的地獄、垃圾口,還有死人和尚未出生的人的城市,把垃圾往周圍堆放的,應該以後還會再看一遍。「從這面到那面,城市的各種形象在不斷翻番,但是卻沒有厚度,只有正反兩面:就像一張兩面都有畫的紙,兩幅畫既不能分開,也不能對看。」「你隨時可以啟程而去,不過,你會抵達另外一座特魯德,絕對一模一樣:世界被唯一座特魯德覆蓋著,他無始無終,只是飛機場的名字在更換而已」文字讀起來沒有很通暢,可能也是我沒有太集中注意力,有些篇章的想像力出人意料。我們或許也可以寫寫日記裡的「城市」
评分重读一遍,觉得适合出插图本
评分似曾相识
评分重读,记几个印象最深刻的城市吧。伊西多拉:梦中的城市,到达时,已迟暮;阿纳斯塔西娅:欲望之都,拥有时而恶毒时而善良的力量,小心,别沦为她的奴隶;吉尔玛:让每一位旅人都重复着不一样的记忆;菲朵拉:有一座博物馆,收藏模型—所有人想象的菲朵拉;珍诺比亚:高脚桩柱上的城市;佐贝尔德:天下所有男人做同一个梦,在陌生的城市,追逐一个女人;埃乌特罗比亚:棋盘上的城市;阿德尔玛:人们垂死时抵达的城市;埃乌萨皮娅:双子城,上面是活人,下面是死人;泰克拉:为了免于毁灭的开始而从未停止建设的城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