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路,1926年生,原名葛光植,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2005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表彰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美学史及中国书画美学。出版专著有《中国画论史》(原名《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与克地合著《中国艺术神韵》、《神游丹青》,并担任《中国美术通史》(8卷本)副主编。
发表于2024-12-22
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美学 艺术理论 葛路 艺术 艺术史 绘画理论 书画 中国美术史
《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不仅从中国绘画的特质和社会功能、审美标准、创作法则三方面对中国绘画美学中的诸多概念进行了梳理,而且融合了作者在中国绘画和美学研究中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对风格和概念的理论化辨析中,展开了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学界一直享有很高声誉。
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黄宾虹云:“画有三,一是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是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亦欺世盗名之画;三是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 齐白石云:“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作画要形神兼备,不能太像,太像则匠气,不像则妄。”德勒兹那里,培根的绘画在抽象表现主义/无具形艺术(深渊或混沌扩大到极致,图形表扩展到整个画面,手处于绝对支配地位,感觉虽有却混淆一团,缺少对图形表的严格控制)与抽象艺术(视觉性,视觉编码系统取代了图形表,形象化,眼,智性的大脑性的,缺乏感觉,缺乏坠落的实质性内容,缺乏对神经系统的直接性刺激)之外找到了第三条道路(具有触摸能力的视觉,图形表既没有被简化为编码状态,同时又不占据整幅画作,艺术家经历了混沌与灾变同时又限定这一体验)。
评分写得精致,对一些概念梳理很好,就是缺少体系性的架构贯通。总体不错!
评分前后内容有所重复;语言不够精炼优美。
评分值得反复研读
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