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克·J.格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中世纪史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世纪史杰出教授。在中世纪史尤其是社会和文化等诸议题上贡献巨大,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世纪欧洲民族奠基神话及其在现代欧洲的应用及影响。
刘林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欧洲中古史、史学史等方向的教学研究。
本书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中世纪史教授帕特里克·J.格里于2010年5月在耶路撒冷进行的“纪念梅内姆·斯特恩”历史讲座上的讲稿结集。书稿从欧洲各国语言(主要是拉丁语以外的“方言”)代表性作品的创作、新兴世俗欧洲的方言与世俗权力的关系等角度入手,系统而深刻地阐释了中世纪早期的欧洲语言历史,以及语言史和民族史、民族认同乃至世俗权力与教会权力彼此争夺的过程。
3.5 期待略高…虽然圣经肯定是最具代表性的正典,但是只从圣经来说又单薄了点,不过梳理学术史以及对民族主义视角的反思还是有用的。核心观点:方言在中世纪兴起并成为书面语言,根本原因在于宗教和政治权力的合力运作,与创制民族语言和民族认同无关。
评分第二章第三章可读性强 第一章略一般
评分Steiner和Said珠玉在前,可能把自己口味读刁了。无知的我不敢妄作评论。史料很多,一大串名字就可以把我炸晕。
评分信息量很大的小书
评分信息量很大的小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