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1963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著有《中古北族名号研究》《黑毡上的北魏皇帝》,及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与叶炜合著《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主持选译《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
发表于2024-12-22
王化与山险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比较东西方历史发展时,有一个差异很早就引起了人们注意:在早期统一的大帝国(罗马和汉朝)崩溃后,随之而来的都是蛮族入侵浪潮,但欧洲尽管不断努力,却无法再现“永恒之城”的那种统一局面;而中国则在三四百年后,由隋唐实现华夏重光。那些蛮族的命运也大不相同:日耳曼...
评分维舟/文 在比较东西方历史发展时,有一个差异很早就引起了人们注意:在早期统一的大帝国(罗马和汉朝)崩溃后,随之而来的都是蛮族入侵浪潮,但欧洲尽管不断努力,却无法再现“永恒之城”的那种统一局面;而中国则在三四百年后,由隋唐实现华夏重光。那些蛮族的命运也大不相同...
评分维舟/文 在比较东西方历史发展时,有一个差异很早就引起了人们注意:在早期统一的大帝国(罗马和汉朝)崩溃后,随之而来的都是蛮族入侵浪潮,但欧洲尽管不断努力,却无法再现“永恒之城”的那种统一局面;而中国则在三四百年后,由隋唐实现华夏重光。那些蛮族的命运也大不相同...
评分维舟/文 在比较东西方历史发展时,有一个差异很早就引起了人们注意:在早期统一的大帝国(罗马和汉朝)崩溃后,随之而来的都是蛮族入侵浪潮,但欧洲尽管不断努力,却无法再现“永恒之城”的那种统一局面;而中国则在三四百年后,由隋唐实现华夏重光。那些蛮族的命运也大不相同...
评分在比较东西方历史发展时,有一个差异很早就引起了人们注意:在早期统一的大帝国(罗马和汉朝)崩溃后,随之而来的都是蛮族入侵浪潮,但欧洲尽管不断努力,却无法再现“永恒之城”的那种统一局面;而中国则在三四百年后,由隋唐实现华夏重光。那些蛮族的命运也大不相同:日耳曼...
图书标签: 罗新 中古史 历史 魏晋南北朝 民族 魏晋南北朝史 王化与山险 2019
本书收录作者历年所撰关于中古时期边疆族裔问题的论文二十九篇,充分结合简牍、石刻与传统史料,分“边裔与中心”“发现与想象”“名号与传统”“墓志与历史”四个主题,对于汉唐游牧地理、中古南方族群的历史变迁、十六国北朝时期内入北族的政治发展与文化转型、北朝碑刻墓志的调查与研究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精当的论说。全书材料充实,论述明晰,既有对于史料的深入挖掘、严谨考证,也有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合理想象,展示了扎实的史学功底和动人的史家情怀。
有几篇文章比较有感觉。籍由对茹茹公主事件的梳理,罗考察了柔然名号的变化,其背景是与北朝关系的演变。匈奴刘氏国号自“汉”至“赵”的变化,罗也置于北方胡汉民族关系演变的大背景。罗还通过对氐羌两族发展,总结了十六国政权结构性的问题,那就是民族狭隘性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在崛起过程中起到了聚合作用,但民族融合后带来的其内在聚合力的消解。游牧政权中心地域的选择,罗认为军事和政治文化的作用大于地理因素。民族起源的解读最具理论启发意义,其对《魏书·序纪》的批判解读与定位十分精准,族群认同不能作为民族起源的研究依据。关于嘎仙洞的发现,罗认为行动本身的指涉是政治性的,种族也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从孝文帝赐名、北魏皇室制名的研究看,北魏的华夏化过程需要重新理解。十六国北魏德运的问题,也牵涉胡族政权合法性的认同
评分字比较大,因而边距显得过窄,首字下垂也略怪。同系列其他几本好像没这问题。
评分有思考,有见地,有关怀
评分墓志疏证的部分很精彩,知人论世与时代政治格局结合的努力,思路没有偏离田余庆先生太远,依稀可见罗老师个人的学术特色,可惜都是老文章了,这两年作品质量数量都堪忧。
评分有思考,有见地,有关怀
王化与山险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