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多年来一直从事政治思想史以及与中日关系、亚洲等现实政治有关的复杂问题研究,致力于推动东亚地区知识分子的深度对话,曾于九十年代与沟口雄三先生共同发起连续六年的“中日知识分子对话”。
曾任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一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亚洲论述之两难》(2002、2007)、《竹内好的悖论》(2005)、《文学的位置》(2009)、《把握进入历史的瞬间》(2010)、《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2011)、《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2017)、《历史与人:重新思考普遍性问题》(2018)等。
发表于2025-01-27
寻找亚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海子在他的成名诗作《亚洲铜》里,曾经如此将自己的故土,置身在“亚洲”这样一个,我们如今看来既熟悉又陌生的地理概念里。诗人的敏锐意象,同样引发另一重政治和文化上的疑问:在...
评分 评分我们为什么要寻找亚洲?这里的亚洲指的不只是地理上的范畴,也不只是一个符号。在现代政治文明意义上,亚洲是什么?寻找亚洲,更重要的是破解欧洲中心论的约束,重新解释被单一化的历史,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那么这种真正多元的认识论是怎么样的呢? 10月20日,在孙歌的...
评分 评分图书标签: 亚洲 思想史 历史 孙歌 东亚史 东亚 东亚研究 文化研究相关
【编辑推荐】
亚洲是什么?谁的亚洲?我们为什么要寻找亚洲?
一部中国知识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寻找亚洲,也是寻找中国,更是寻找真正多元的认识论。
寻找亚洲,并不仅仅是在抵抗西方霸权的意义上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突破欧洲中心论的约束,重新解释被单一化的历史。
全面梳理关于“亚洲”“亚洲原理”“亚洲主义”的来龙去脉。
东亚和亚洲未来的历史与思想变迁究竟会呈现怎样的图景?
描摹大批思想家的“亚洲”性格:冈仓天心、福泽谕吉、孙中山、李大钊、和辻哲郎、竹内好、宫崎市定、滨下武志、梅棹忠夫、沟口雄三、丸山真男
【内容简介】
亚洲不仅是政治概念,也是文化概念;不仅是地理空间位置,也是价值判断尺度。亚洲被西方作为他者加以命名的起点、亚洲的多样性与开放性、亚洲在近代以来不得已接受的西方内在于自身的被殖民过程、亚洲无法以自足的逻辑整合为统一体的现实,这一切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理由。
本书为孙歌教授多年研究东亚和亚洲的思想与现实复杂问题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可以说是记录了孙歌迄今为止“寻找亚洲”的全部过程。从思索亚洲意味着什么,到从东亚的历史与现实中去寻找认识亚洲的方法,再到对跨文化的新的普遍性的寻求,最后落脚对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即亚洲原理的寻找,实实在在是极具原创性的思想锤炼,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创造有别于西方中心论、中国中心观的全新认识论。
第一章对日本学者对亚洲问题的综述和梳理有参考价值;对作者提出的相对欧洲,亚洲正是多元的才有其价值,表示一定程度的认同,但是还是迷惑在于既然不存在普遍性,那如何阐述所谓“亚洲原理”,它不应止步于所谓的“新的普遍性”;“普遍的,必须是多元的,而且是不能被直接统合为一元的多元。而只有当发展中国家多元化的政治视角真正形成的时候,欧美的普遍性叙事才会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各自成为世界史多元叙事格局中的一元——这个曾经由竹内好在半个世纪之前提出来的设想,在今天又一次成为问题。也正如竹内好所预言的那样,把包括欧美优秀价值在内的人类思想遗产上升为全人类的“普遍性”价值的工作,需要亚洲来完成,因为,在来自西方的暴力之下崛起的亚洲现代史,才真正具有对于多元性格局的需求。”
评分稍微啰嗦了点儿,有很多地方仍在荆棘之中
评分感谢责编旭东兄赠书,拿到书翻了前言并顺路重点读了最具哲学思辨性的第三章,可以看出作者为将现实上无法以自足的逻辑整合为统一体的“亚洲”在理解和言说中“塑造”成一个“整体”所做的艰苦努力,她害怕在构建亚洲“主体性”的过程中,以一种一元论普遍性的模式(新的霸权)代替另一种一元论普遍性(西方霸权),害怕在这过程中既牺牲了亚洲内部的多元性,也牺牲了更大的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性;所以她希望一种作为“形而下之理”的新的普遍性,让普遍性下降为“理解差异的媒介”,为“寻找亚洲原理”建立“新的价值判断”,乃至建构起“真正多元的世界史认识论”。感觉作者力图克服旧普遍性弊端所依托的哲学资源略狭窄,其实作者所说的将新普遍性作为理解的媒介,已经触碰到了哈贝马斯交往行动哲学的边沿,所以换一种哲学思路的话,可能会让思考更轻松
评分读完其中《民众视角与民众的连带》,颇有思想深度。韩国、琉球、金门vs 满洲、朝鲜、台湾。
评分刚开始看到“寻找亚洲”这样的题目,其实有点提不起兴趣。特别是在亚洲论述特别是东亚论述近年来被本质化,作为一种对抗**的工具之后。但读完之后感觉一定程度上打消了顾虑,作者其实是以一种极其诚笃地心态在试图消解以各种名目出现的“**中心”和“强权者心态”,只是让我觉得有点担心的是,这样朴素的工作再多大程度上能被复杂的国家间政治环境所接受,这些美好的愿望又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成为可能。
寻找亚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