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史、农民问题、改革与现代化问题研究,主编《农民学》丛书,出版专业著述《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再认识》、《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耕耘者言:一个农民学研究者的心路》、《陕西通志》魏晋卷(合著)、宋元、明清卷(合著)、《经济转规与社会公正》(合著)等,随笔集《问题与主义》、《天平集》、《思无涯,行有利》等。
发表于2024-11-21
传统十论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前段时间看了秦老师的文章《文化无高低 制度有优劣》,也与《传统十论》中的说法暗合。文章里面就“能否自由选择”作为文化和制度的主要区别。就说能够自由选择的食物选择偏好、宗教信仰的偏好、节庆传统和欣赏的不同类型节...
评分传统十论 本书对我影响甚大,又重新温习了一遍 “经济”一词古汉语指“经国救世”,就是今天的所谓搞政治。“权利”一词指“因权势以求利”,即今天所谓以权谋私。 一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 传统中国由一个宽仁无为的朝廷来统治,社会秩序主要...
评分(一)儒家和法家,被夸大了的对立 首先,秦晖先生把秦制设定为与“周制”尖锐对立的制度,并特别强调“周秦之变”。然而,这个看法未必成立。根据相关研究,西周中期起,诸如“善夫”和“宰”这样的西周王室的亲近官员地位日益提高,日益压倒一般官僚[1],换言之日后各个王朝...
评分传统十论本有十论,但限于时间的关系,只在这里谈前三篇,即:《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中国经济史上的怪圈:“抑兼并”与“不抑兼并”》,《“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 这些文章大体来说都力图革新对所谓“传统”的判断,很多时...
评分有时候,你无法忘记接触新观点时带来的思想颠覆性的震撼。 有人说,语文出版社只出版过一本好书,就是秦晖的《田园诗与交响曲》。虽有点夸张,但可以看出秦晖著作的价值。与《田》紧密相关的,就是这本32开的《传统十论》,仅仅400页,彻底颠覆了高中历史教科书中...
图书标签: 历史 秦晖 社会学 中国制度 中国文化 社会 中国 中國史
◎《传统十论》是著名历史学家秦晖治学经历中对“传统社会”(近代以前的社会)研究第三阶段的产物,自问世以来,多次重印,备受读者推崇。
◎本次再版,增加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作者对瑞士“森林州”地区进行考察后写作的《瑞士之路》),有助于读者加深对相关重要问题的理解。
◎《传统十论》曾被列为法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的参考书。
名家点评:
《传统十论》让我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豁然开朗之感。
——刘瑜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的系列文章,其中有对于“反封建”“平等”这类“关键词”在历史文化进程中演变过程的分析,但更主要的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笔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
《传统十论》此次再版,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瑞士之路》)。
秦晖的研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研究,他并不擅长史料的考辩,如《汉语“平等”一词近代含义之产生》一文看似是个概念史的研究,但其实对史料的运用理论的使用较之孙江、方维规等的标准概念史研究文章而言相去甚远。但秦晖本书的意义恰恰不在其对中国古代具体的史事的辨析,而在其浓烈的社会现实关怀同样其问题意识也是鲜明地面对当下的即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温和的知识人的现实追求,守护共同的底线,对无论是左派、右派还是新儒家都不抱有偏见。对传统社会,秦晖的态度也是如此,他认为帝制中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认为这不足以使中国实现现代性的转型。或许秦晖的具体论证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他这种守护共同的底线的鲜明态度是每一个知识人或读书人都应该具备的。
评分一本小书,却是大部头
评分虽是十论,篇幅规模差异却极大,但大抵围绕着一个核心:就是对“儒表法里,法道互补”三元结构下的制度思想的剖析。 论述的强度见仁见智,比如《西儒融汇》篇后附录中有其他学者提出的过于偏重政治制度,而未辨析儒家在其它社会生活领域的运作形态问题。但整体上作者考察“典籍中的思想”与“社会现实中的思想”很有启发意义,比某些近代史家将理想当现实,捧儒教捧到称中国古代政治传统是“虚君实相”要强太多。
评分虽是十论,篇幅规模差异却极大,但大抵围绕着一个核心:就是对“儒表法里,法道互补”三元结构下的制度思想的剖析。 论述的强度见仁见智,比如《西儒融汇》篇后附录中有其他学者提出的过于偏重政治制度,而未辨析儒家在其它社会生活领域的运作形态问题。但整体上作者考察“典籍中的思想”与“社会现实中的思想”很有启发意义,比某些近代史家将理想当现实,捧儒教捧到称中国古代政治传统是“虚君实相”要强太多。
评分19102 国权归大族、宗族不下县、县下唯编户、户失则国危;抑兼并还是不抑兼并都应该是关于起点的问题,也就是公正的问题;儒表法里,同为性恶论的区别都完成了后来的区别,本质上不是宗族的小型共同体的,而是王权的大型共同体的;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视为圣雄;没有东方和西方,只有普世;
传统十论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