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歌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多年來一直從事政治思想史以及與中日關係、亞洲等現實政治有關的復雜問題研究,緻力於推動東亞地區知識分子的深度對話,曾於九十年代與溝口雄三先生共同發起連續六年的“中日知識分子對話”。
曾任日本東京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一橋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主體彌散的空間:亞洲論述之兩難》(2002、2007)、《竹內好的悖論》(2005)、《文學的位置》(2009)、《把握進入曆史的瞬間》(2010)、《我們為什麼要談東亞》(2011)、《思想史中的日本與中國》(2017)、《曆史與人:重新思考普遍性問題》(2018)《尋找亞洲:創造另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2019)等。
災難,是人類社會省察自身的殘酷機會
在聯結的世界裏,沒有一個國傢是座孤島
觀察災難中日本的臨界狀態 ;從衝繩齣發,透視東亞
——————
【編輯推薦】
★ 享譽東亞的“坡州奬”得主孫歌教授長期關注中日問題,本書是她對衝繩的多年思考筆記,首次結集成書。
★記錄福島核泄漏事故後日本社會 的心 理樣貌。從政府的試圖建立新秩序,民眾為瞭迴歸常態生活的自我麻痹,到日本知識人的短暫“失語”,作者抓住危機的瞬間,觀察和思考“正常社會”在不得已撕去外包裝時的真實運作機製。
★近距離觀察衝繩民眾的日常與思想生活,解讀衝繩的個性:小小的衝繩何以産生超越國傢和主權意識的另類視角。
★衝繩是東北亞國際政治的結節點,以衝繩為引,重新開掘中日關係、東北亞政治秩序乃至世界文明格局的思考。
——————
【內容介紹】
本書以2011年日本核泄漏作為引子,觀察和分析瞭日本社會在突然降臨的災難中呈現的種種真實機製,並提齣在充滿危機的現代社會,保持臨界狀態思考的意義。而與美軍基地共生的衝繩,則長期生活在臨界狀態中,正因如此,小小的衝繩在不自由的曆史處境裏,衝破國傢和主權的邏輯,迸發齣自由的政治想象力。孫歌教授關注衝繩的思想力量,以此齣發,進而重新開掘中日關係、東亞政治秩序乃至世界文明格局的思考。
——————
【精彩書摘】
★災難是人類唯恐避之不及的可怕事件。但是,在災難中付齣昂貴代價的人類,同時也獲得瞭一個殘酷的機會,得以省查自己所生存的環境。那些平時被有意或者無意地遮蔽起來的真實狀況,隻有在災難突然降臨時,纔會突然展示它的樣態。
★人們多麼渴望迴歸正常的生活,哪怕是避重就輕,甚至是自我欺騙,也是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動力。我和日本人一樣,在網上查閱農林水産省每天發布的汙染信息,購買看上去安全些的食品。在那段日子裏,我真實地體會到瞭魯迅在《我要騙人》裏描繪的那種沉重的無奈——除瞭這樣做,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發表於2025-02-03
從那霸到上海:在臨界狀態中生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上個月讀瞭孫歌的《從那霸到上海:在臨界狀態中生活》,啓發很多。之前對於衝繩這個地方知之甚少,以為就是海邊度假的地方,但在這本書裏,我纔開始將衝繩的曆史和我們的生活串聯起來。 如果從國傢主權的角度來看,衝繩是處在混沌中的。 1879年,琉球王國被明治日本吞並,失去...
圖書標籤: 日本 孫歌 思想史 東亞 東亞史 文化 政治學 琉球
危機是發現問題的契機,但是人們總是迫不及待想迴到自己以為的“正常生活”中去,遺忘和靠著慣性生活自然是比較輕鬆,可是迅速的遺忘卻讓人錯失瞭解決問題的契機。 這本書自然比國內齣版的一般可見的日本相關書籍“重くて硬い”,但是在這個日本總是與小清新,日本料理,動漫,美景聯係在一起的時代,我們無疑太需要這樣一本以思想史角度切入的書。
評分“我比較關注邊緣地區,比如金門,衝繩”,看到這裏,想起最近在讀的唐諾的《眼前》,說小國朝不保夕的現實意識是最沉重的負擔,也是深沉思維的開始。
評分主要想看跟沖繩有關的部分,跳著看瞭,覺得寫得很好,之前看大江健三郎的書一知半解的部分也比較清楚瞭。然後我去搜瞭一下邊野古,發現瞭12號基地工程繼續建設,然後各個抗議活動也將於15號開始的新聞...
評分是的,就是很難,但可能性它也不是和稀泥啊????
評分好看哭瞭。孫歌老師對我最大的啟發不僅僅是寫作風格和歷史脈絡上的,更是方法論上的。我也沒有想到上海(虹口)和那霸是這麼個從到關係。從三一一後的日本(跟現在有點呼應),到沖繩左翼的復歸-反復歸的運動張力,再到竹內好的翻譯主體性,結閤孫老師關於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亞洲理論來看,我覺得這就是理論生產的過程瞭。最後,所有這些思考都不是紙上談兵,或玩文字遊戲,而是跟現實無限緊密。
從那霸到上海:在臨界狀態中生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