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叢刊》本期編發瞭一批由教授、博士生導師所撰寫的學術論文。《東方叢刊(2004年第2輯)》是其中的一冊。它們多有新意、啓人睿思。其中陳炎先生關於《中國審美文化史》(光盤版)的“前言”和劉俐俐先生聚焦於敘事學前沿發展的“文本的愉悅”,皆密切結閤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高等教育的教材、教程和學理,結閤理論觀念與批評實踐闡發獨特見解,值得一讀。陳炎文章認為中國文化的“富礦”是一種亟待深入探索的資源,在比較文化意義上,西方藝術常常被科學化或體育化,以“模仿說”為理論依據而強調真實,結果唯獨忘卻瞭藝術本身的審美目的;以“宣泄說”而發泄被壓抑的內心欲望與潛意識,關注生理滿足卻失去瞭審美情感的獨特魅力。中國審美文化感性與理性交融,另具底蘊與特質。文中關於“中國審美文化”、“文化也是一種資源”、“美學與藝術也是一種生産力”等問題的論析,頗為精彩。劉俐俐先生則從理論“迴歸”文本,在文學個案的分析中探幽索微,新見迭齣。
歐陽友權教授、博士生導師的《論網絡文學的自由錶徵》是一篇文化傳媒研究專論,學術的前沿性與內容的豐富性並重,哲學美學的思辨與當代技術的分析相得益彰。本期中楊中舉先生的《靈韻自由的喪失和文學的蛻變——再論技術對文學的影響》同樣聚焦於當代技術社會和網絡時代對文學載體、創作主體和文化傳播等因素的深刻影響,思路開闊、內容充實。此兩文可參照而讀。
譚學純教授、博士生導師的《百年迴眸:一個詩學口號的修辭學批評》,從修辭詩學的維度剖析黃遵憲所倡導的“我手寫吾口”的詩歌革命口號,嘗試將修辭學批評範式引入理論話語和文學闡釋,探討近百年中國文學史進程中白話詩從錶達到接受的雙嚮運動,從話語形態的文白之爭到意識形態“新舊”之爭等問題,從四個方麵細緻辨析和論證這一著名口號暗含的理論預設的疏漏與失誤。文思縝密,令人沉思。
本期其他文章大多也各具特色。高小康教授、博士生導師的《俠與流氓》從金庸等人的當代武俠小說追溯司馬遷為遊俠刺客立傳所開啓的俠史,漫談魯迅“俠與流氓”關聯域的一係列問題或悖論。喬誌航《學術與政治衝突中的王國維》、王天根《章太炎對“本土經驗"的強調與早期“西方社會學中國化”》和耿波《陳寅·恪“瞭解之同情”說的對話潛蘊》三篇文章分彆從不同角度探討瞭中國現代文化與文學轉型時期的重要代錶人物。“東方文庫”欄的五篇書評則為讀者提供瞭一些學術信息。我們期望更多新穎活潑、快捷及時、不阿諛粉飾的書評齣現,期望更多富於思想啓迪、內容充實的高水平論文齣現。
發表於2024-11-07
東方叢刊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東方叢刊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