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效应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网络效应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网络效应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托马斯•斯特里特(Thomas Streeter),曾任美国佛蒙特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现任加拿大韦仕敦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媒体、技术、法律及文化,先后编著有Selling the Air(1996),Mousepads, Shoe Leather, and Hope(2007)。

斯特里特认为文化信念在形塑当代制度、财产、法规、技术的过程中,发挥独立的作用。从20世纪的广播网到21世纪的互联网,对新技术系统的接纳与使用,甚至系统本身的构成,不只受到经济等结构因素影响,同时亦受到文化趋势与信念惯习的影响。因此,新技术本身可以被人的观念改变。

斯特里特近期的研究项目针对美国1980年至今的日常法律实践中,由印刷文件归档转为电子文件归档带来的影响。


网络效应 电子书 图书目录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09

网络效应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网络效应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网络效应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网络效应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网络效应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本文选自《[网络效应:浪漫主义、资本主义与互联网]》,[美]托马斯·斯特里特著,王星、裴苒迪等译,吴靖、卢南峰校译。标题为编者所拟。 为什么本书讨论的浪漫主义行动在过去数十年里不断重现?1968年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展示”的参与者,70年代泰德·尼尔森的粉丝读者,80...

评分

本文选自《[网络效应:浪漫主义、资本主义与互联网]》,[美]托马斯·斯特里特著,王星、裴苒迪等译,吴靖、卢南峰校译。标题为编者所拟。 为什么本书讨论的浪漫主义行动在过去数十年里不断重现?1968年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展示”的参与者,70年代泰德·尼尔森的粉丝读者,80...

评分

本文选自《[网络效应:浪漫主义、资本主义与互联网]》,[美]托马斯·斯特里特著,王星、裴苒迪等译,吴靖、卢南峰校译。标题为编者所拟。 为什么本书讨论的浪漫主义行动在过去数十年里不断重现?1968年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展示”的参与者,70年代泰德·尼尔森的粉丝读者,80...

评分

本文选自《[网络效应:浪漫主义、资本主义与互联网]》,[美]托马斯·斯特里特著,王星、裴苒迪等译,吴靖、卢南峰校译。标题为编者所拟。 为什么本书讨论的浪漫主义行动在过去数十年里不断重现?1968年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展示”的参与者,70年代泰德·尼尔森的粉丝读者,80...

评分

本文选自《[网络效应:浪漫主义、资本主义与互联网]》,[美]托马斯·斯特里特著,王星、裴苒迪等译,吴靖、卢南峰校译。标题为编者所拟。 为什么本书讨论的浪漫主义行动在过去数十年里不断重现?1968年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展示”的参与者,70年代泰德·尼尔森的粉丝读者,8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托马斯•斯特里特(Thomas Streeter)
出品人:
页数:278
译者:王星
出版时间:2020-5
价格:6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597600
丛书系列:批判传播学文论

图书标签: 传播学  互联网  社会学  媒介社会史  批判传播学  技术  2020  新闻传播   


网络效应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计算机革命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吗?在争论今天的大数据、云计算将如何改变人类之前,我们更迫切的问题是,这些所谓科学技术的伟大突破、社会革命的风云突变,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吗?人类在那时贡献了怎样的社会理想、理性思辨、科技能力与符号观念环境?

本书是一部关于美国计算机通信的浪漫史 ,关注社会与政治想象之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密切互动的过程。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历史发展轨迹表明,技术并没有固定永恒的本质,资本和权力也没有一劳永逸决定新技术的社会使用的绝对力量。参与历史进程的形形色色的人,将自己的梦想、愿景和希望,注入对新技术的研发、使用与普及之中,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浪漫主义与资本协商、合作、博弈的痕迹。

本书讨论了互联网的社会建构发展史,作为一门新兴技术,互联网脱胎自20世纪的战争实践活动,一出世便被打上了军事-工业烙印;随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兴起,浪漫主义部分重塑了计算机/互联网文化的品格;到了20世纪80年代,受到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浪漫化的互联网文化重新被资本收编,业界聚焦于互联网知识产权问题的讨论,实则是文化信念与资本力量在塑造互联网文化过程中的相互博弈。

作者最后的观点认为,文化信念在形塑当代互联网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立的作用,人们对新技术系统的接纳与使用,甚至系统本身的构成,不只受到经济等结构因素影响,同时亦受到文化趋势与信念惯习的影响。因此,新技术及其制度本身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可以被人的观念改变的。

【编辑推荐】

●一部互联网兴起与发展的编年史与观念史,兼具历史叙述与文献分析。将科学、技术、思想、观念、资本与人在塑造整个现代网络性格中的复杂博弈过程,条分缕析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打破流行互联网传奇的固有偏见、个人英雄主义与意识形态陷阱,勾画技术爆发时刻的整体图景。

【媒体评论】

一半是历史,一半是政治,斯特里特完整讲述了整个互联网的故事:60年代的发端,90年代的氛围以及当下的机制和观感。不论你是否亲历这场奇异而漫长的旅途,《网络效应》都因其清晰明辨而令人信服。它讲述了共同分享的知识经验、阴差阳错的志趣相投以及潜移默化的造神运动,这些一同塑造了互联网。

——Lisa Gitelman,纽约大学。

《网络效应》对任何一个研究技术社会学的人而言,都是一本必读物。

——Choice

《网络效应》为我们理解网络技术中的劳动提供了丰富的知识。

——《国际传播学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ciation

即便(或说尤其)在面对高科技时,我们也是浪漫主义者。斯特里特如此写道。针对技术与欲望间的相互关联,斯特里特提供了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并揭示出,那些对于互联网的相互冲突的看法,与其说反映出某项新技术取得了应有的胜利,不如说塑造了我们是谁、我们会成为谁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Peter Stallybrass,宾夕法尼亚大学

网络效应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网络效应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网络效应 2024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华东师大出版社“批判传播学”系列引进出版的一部关于互联网研究的新书,呈现出三个层面的写作维度:一是以美国为中心,从代表性人物出发,考察互联网的发生与发展史,进而探讨盖茨、乔布斯等重要人物的个人浪漫主义,之于互联网社会文化生态的影响;二是立足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与互联网的发展几乎同步肇兴的新自由主义浪潮,对于互联网经济与社会格局的决定性影响;三是基于思想史和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考察随互联网而生的网络传播学、网络社会学等互联网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基于以上三个层面的细致与精要的梳理分析,本书之于互联网文化的关注者、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都可谓重要参考书籍,值得一读。

评分

追溯现代生活的感觉来源到60年代的反文化和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兴起,主要考察计算机如何作为一种亚文化在工程师群体中诞生,进而为互联网和可视化计算机创造了条件。这个过程里个人的浪漫主义构建了名为“自我驱动的愉悦”的情感结构,而个人浪漫主义与市场的结合却引向了新自由主义的重生。虽然阅读过程不断勾连伯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但本书里的浪漫主义更接近于一种历史的偶然性,与实用个人主义相对。本书的两个遗憾就是,一为论述中论还是少了些,不过思想史和媒介变化的梳理本身也非常值得一读。第二个遗憾就在于英文版最后的notes 和index呢?

评分

追溯现代生活的感觉来源到60年代的反文化和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兴起,主要考察计算机如何作为一种亚文化在工程师群体中诞生,进而为互联网和可视化计算机创造了条件。这个过程里个人的浪漫主义构建了名为“自我驱动的愉悦”的情感结构,而个人浪漫主义与市场的结合却引向了新自由主义的重生。虽然阅读过程不断勾连伯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但本书里的浪漫主义更接近于一种历史的偶然性,与实用个人主义相对。本书的两个遗憾就是,一为论述中论还是少了些,不过思想史和媒介变化的梳理本身也非常值得一读。第二个遗憾就在于英文版最后的notes 和index呢?

评分

华东师大出版社“批判传播学”系列引进出版的一部关于互联网研究的新书,呈现出三个层面的写作维度:一是以美国为中心,从代表性人物出发,考察互联网的发生与发展史,进而探讨盖茨、乔布斯等重要人物的个人浪漫主义,之于互联网社会文化生态的影响;二是立足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与互联网的发展几乎同步肇兴的新自由主义浪潮,对于互联网经济与社会格局的决定性影响;三是基于思想史和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考察随互联网而生的网络传播学、网络社会学等互联网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基于以上三个层面的细致与精要的梳理分析,本书之于互联网文化的关注者、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都可谓重要参考书籍,值得一读。

评分

华东师大出版社“批判传播学”系列引进出版的一部关于互联网研究的新书,呈现出三个层面的写作维度:一是以美国为中心,从代表性人物出发,考察互联网的发生与发展史,进而探讨盖茨、乔布斯等重要人物的个人浪漫主义,之于互联网社会文化生态的影响;二是立足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与互联网的发展几乎同步肇兴的新自由主义浪潮,对于互联网经济与社会格局的决定性影响;三是基于思想史和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考察随互联网而生的网络传播学、网络社会学等互联网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基于以上三个层面的细致与精要的梳理分析,本书之于互联网文化的关注者、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都可谓重要参考书籍,值得一读。

网络效应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