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傑,華東師範大學曆史學係副教授,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專研晚清史、中國近現代政治與外交。著有《中國近代外交官群體的形成(1861-1911)》。
張之洞在《勸學篇》中有一句名言:“古來世運之明晦,人纔之盛衰,其錶在政,其裏在學。”本書所涉及的,就是“其錶在政”的部分,包括近代的製度、人物與史事,它們是世運盛衰的直接錶徵。書中收錄的20篇文字,內容跨度百餘年,從嘉道年間到1919年底,闡釋晚清君主的早朝、召見活動時君臣的互動、中樞機構的運作、皇帝如何批示文書、官場的機密通信,嘗試從製度的視角,重新解釋影響曆史走嚮的諸多政治事件,包括辛酉政變、皇族內閣、清帝退位、辛亥革命前後的政權繼承,也勾勒瞭光緒帝的生父醇親王奕譞、駐美公使陳蘭彬、駐英公使汪大燮、風雲人物康有為、外交總長陸徵祥在重大曆史事件中的錶現,揭示這些人所熟悉的史事、人物背後一些幽微的綫索,希望給讀者帶來一些新的啓發。
發表於2025-02-05
日暮乾清門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1871年,丁日昌、李鴻章、曾國藩經商討後嚮政府建議,從次年開始,分四次派幼童赴美國學習,期限十五年。希望這些未染習氣的孩子在學成之後,幫助國傢自強。這個大膽的儲材方案,齣自容閎的策劃。容閎,原籍廣東香山,早年留學美國,畢業於耶魯大學。容閎認為,學習西方是中國...
評分1871年,丁日昌、李鴻章、曾國藩經商討後嚮政府建議,從次年開始,分四次派幼童赴美國學習,期限十五年。希望這些未染習氣的孩子在學成之後,幫助國傢自強。這個大膽的儲材方案,齣自容閎的策劃。容閎,原籍廣東香山,早年留學美國,畢業於耶魯大學。容閎認為,學習西方是中國...
評分1871年,丁日昌、李鴻章、曾國藩經商討後嚮政府建議,從次年開始,分四次派幼童赴美國學習,期限十五年。希望這些未染習氣的孩子在學成之後,幫助國傢自強。這個大膽的儲材方案,齣自容閎的策劃。容閎,原籍廣東香山,早年留學美國,畢業於耶魯大學。容閎認為,學習西方是中國...
評分1871年,丁日昌、李鴻章、曾國藩經商討後嚮政府建議,從次年開始,分四次派幼童赴美國學習,期限十五年。希望這些未染習氣的孩子在學成之後,幫助國傢自強。這個大膽的儲材方案,齣自容閎的策劃。容閎,原籍廣東香山,早年留學美國,畢業於耶魯大學。容閎認為,學習西方是中國...
評分1871年,丁日昌、李鴻章、曾國藩經商討後嚮政府建議,從次年開始,分四次派幼童赴美國學習,期限十五年。希望這些未染習氣的孩子在學成之後,幫助國傢自強。這個大膽的儲材方案,齣自容閎的策劃。容閎,原籍廣東香山,早年留學美國,畢業於耶魯大學。容閎認為,學習西方是中國...
圖書標籤: 近代史 曆史 清史 明清史 近現代史 政治學 2020 政治史
通俗讀物,李文傑的晚清政治史研究路子正
評分可能是晚清史領域最有望繼承乃師衣鉢的年輕學者
評分昨日入手。作者將自己數年來晚清製度與人事的研究成果用通俗的語言呈現,是一次很好的嘗試。盡管通俗,但內容紮實,心得頗多,相信專業人士和晚清政治史的業餘愛好者都可以從中獲益不少。
評分請接受來自底層的仰望
評分前幾篇討論晚清的信息傳遞與國傢治理,可謂“活”的製度史研究在近代史領域的一次成功探索。中間敘述隨著由捐納、軍功保舉等途徑授官升遷的人數增加而人數趨於飽和的中下層官員,是為何、怎樣謀求“王佐”(軍機、總署章京)、“鬼使”(駐外使館外交官)的職位以圖嚮上攀升的前因後果、過程環節與政府機製在這當中所起的作用。《談退位詔書的署名》一篇則從退位詔書中國務大臣的署名裏一窺世變中的官僚心態,觀測不同人物的抉擇與齣處,讀來尤為有趣。晚清政治史研究算是人纔輩齣,研究張佩綸的薑鳴,研究戊戌史事的馬忠文,研究庚子史事的戴海斌,還有茅海建的幾位弟子(作者本人名列其中),再加上李細珠等人的研究,未來應當會有長足的進步。但民國政治史的研究比起來似乎還是有待加強(尤其是民初北洋這一段,也是羅誌田、楊天宏提到過的問題)。
日暮乾清門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