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埃班 Katherine Eban
资深调查记者,安德鲁·卡内基研究员以及《财富》杂志撰稿人,毕业于布朗大学和牛津大学。著有《危险剂量:警察、造假者和美国药物供应污染的真实故事》。埃班对于伪劣药品、美国中央情报局刑讯以及枪支贩卖等问题的深度报道在新闻界获奖无数。
译者:高天羽
长期任《环球科学》杂志与果壳网翻译,笔名“红猪”,出版译作有《遥远的地球之歌》《神经的逻辑》《打开一颗心》《世界为何存在?》等二十余本。
仿制药是在品牌药专利到期之后,合法仿制出来的廉价版本。据称它的成分、效果与品牌药几乎一样。仿制药的广泛应用被誉为“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最伟大的进步”。
如今,仿制药占据了药品市场近90%的份额。但这个行业的真实状况究竟如何?它是充斥着不守信用的造假者,还是不乏确保品质的折扣商?
凯瑟琳·埃班对仿制药覆盖全球的产业链进行了历时十年的调查,揭示了其背后的安全隐患及其给全球公众健康带来的可怕风险。通过采访举报人、调查员、医务人员,梳理美国药监局数千页机密文件中的海量信息,埃班曝光了一个欺诈猖獗、伪造数据的行业。企业管理者为降低成本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规避几乎每一条安全生产原则。而病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服用这些药物,会产生难以预测的后果,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这一切的发生并不是孤立的,仿制药产业可谓是全球化的终极试金石。凯瑟琳·埃班这本惊心动魄的纪实文学将引领读者见证一项公共卫生领域的创举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一场骇人骗局。
过元旦的时候给领导说今年不买书了,一定要把家里的书看完再说,结果转眼就下单了这本《仿制药的真相》,啪啪打脸。 因为国家集采都已经有三批落地了,已经干翻了多家实力派药企,吃瓜的同时不禁想到价格如此低廉的仿制药,药效真的能和原研药(或称品牌药)一致吗?陆陆续续收...
评分也许大部分并不知道,仿制药如今在任何国家,其实都是药品的“主流”,我们能够买到的绝大多数药品,都是各种各样的仿制药。与仿制药对应的,就是作者在这本书中为之张目的原研药。然而有能力生产原研药的,也只有全球几大制药巨头,因为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人力物力,而...
评分「仿制药的真相」: - 仿制药(generic drug),在英文中是与brand-name drug对立的。90年代开始对大药厂的仇恨情绪被转化为了对generic drug的喜好。 - Generic drug工厂主要在印度和中国;两国内的generic drug行业有一个共同目标:为吃不上药的人提供便宜的好药(例如西普拉...
评分能将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讲得条理清晰不容易。仿制药有第三世界的价格,也存在第三世界的隐患,品控和公司内部的管理问题。品牌药厂即便专利过期也不会给出配方,主要成分公开,但步骤工艺仍属于机密,所以仿制药厂也需要一定的研发资金和实力。当仿制药被包装成慈善,对其欺诈行为的揭露很有必要。
评分和《我不是药神》对观,感触大概更深。本来是一场美国监管者和印度制药者的猫鼠游戏,却暴露了很多新时代的问题。 说到底,人性和资本永远是贪婪的,而对抗贪婪的战斗可能永远也不会结束
评分阅读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愤怒和疲惫。实在太难了,这么一个盘根错节,利益相关极其复杂的的庞大体系,如果从根部烂掉了,又该怎么处理和解决呢?星星之火真的太难燎原了,生命和时间在不断被消磨,最可怕的是这一切到头来好像还是无解。 药神和这本书就像是硬币的正反两面,患者抛出硬币,剩下的全凭运气。庆幸家里一直坚持给奶奶用进口药,是对的选择。相比药品应有的疗效,给更多的人们带来希望好像变成了仿制药更大的意义。
评分药品里的门道实在是太多了,虽然这本书是美国记者写的,但调查的是全球的产业链,中国也正是仿制药的大国。读了之后不仅了解了医药生产的内幕,自己平时也能做个更明智的买药人
评分写得真好,美剧的节奏,比看小说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