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永权,曾任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中国摄影》杂志主编,现为《大众摄影》杂志主编。著有《最后的汉族》(合著)、《出三峡记》、《江河移民》、《沙与水》、《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的中国摄影争辩》、《合家欢:20世纪50—80年代的民间相片》、《每一声快门都忧伤》等。系列摄影作品“傩”“三峡移民”等,被蓬皮杜艺术中心、上海美术馆等多个艺术机构收藏。
发表于2025-02-03
佚名照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今年以来,因为各种原因回了几趟老家。回到家里一切都已经变得陌生,让我久久驻足的是家里挂的几个相框。里面的相片,有祖辈的,有父辈,当然也有我和儿女辈的。 小时候,照相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最初的记忆还是黑白照——那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时候...
评分 评分儿时拍照总被父母要求笑对镜头,每次勉为其难咧嘴,都被批曰“不会笑”。照相为何要笑是个困扰我童年的问题,直到初中。 上了高中,每周值日最怕秋晨去扫操场落叶,人扫叶落,直到学生会检查完毕,扫叶人和落叶方各自相安。夏日还是初冬一个早晨(反正不是落叶时节),又逢扫操...
评分说起来惭愧,在书店用了两个多小时走马观花的浏览了一遍,却说不出啥评价。要说好,确实觉得有些杂乱、有些私人,要说不好,作者序言部分一亮相,文字与思考就震撼了我。直到读到最后,看作者自己在跋内表述“给不了观点就给史料”,作者自己也在巨大的史料面前迷惑彷徨的感觉...
评分今年以来,因为各种原因回了几趟老家。回到家里一切都已经变得陌生,让我久久驻足的是家里挂的几个相框。里面的相片,有祖辈的,有父辈,当然也有我和儿女辈的。 小时候,照相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最初的记忆还是黑白照——那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时候...
图书标签:
【编辑推荐】
每个家庭的老相册里都能找到这样的照片。
《佚名照》中完全不同的芸芸众生,在面对照相机时,却表现出近似的感情,近似的表情,近似的姿态,近似的环境,近似的尺幅——往日的昂扬和梦想都写在脸上、记录在案。晋永权通过1500张照片的收集和甄选展现出20世纪下半叶的时代之色与时代之光,堪称一部中国百姓照相史稿。
·
【内容介绍】
芸芸众生,在面对照相机时,却意外地表现出一致的特征:表演性、模仿性、符号性、互图性、实用性……
20世纪下半叶日常生活照片的影像类型丰富、多元,甚至出格,呈现出这一时期中国人生活的表与里、现象与本质。晋永权通过二十多年的图像收集、整理,甄选出从195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末期1500余幅佚落的日常生活照片,试图寻找出中国人日常照相行为中的社会与历史逻辑。照片拍摄者、被拍摄者及拥有者信息皆无,使日常生活图像消弭了个案差异,由个体、家庭、特定人群的记忆载体,转变为公共记忆的共享之物。
《佚名照》既关乎过往,又预示未来,是一部平民生活的影像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现代精神成长史。在客观、温和中打开了视觉艺术解读历史文化的新视角,为一个日渐模糊的昨日世界,呈现出人性的温度,使我们更直观、感性地理解今天的中国人。
原想着能从头到尾微笑的看完,没想到最后是些被剪掉的照片。
评分看看照片里的老前辈们,他们都在那个没有PS和美图秀秀,也没有普及相机和手机的年代里,再一想到照片里的很多人应该都已经不在了,造化弄人啊,每个人都只能有几十年的时光。一张照片就是普通人家的历史印迹,照片佚名那就是在岁月中像微尘一样散落了,我现在看到的图片上是一个个远去的生命……
评分对世界来说,我的照片可能是佚名照。但拍了下来,就是属于自己的记忆了。
评分这书味太大了。。。脑袋熏疼了
评分对世界来说,我的照片可能是佚名照。但拍了下来,就是属于自己的记忆了。
佚名照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