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作家”系列是古今文学家和流派小传。已经出版50余种,小开本,通过罕见的历史照片、手迹和精美的彩色图片介绍一位作家或一个文学流派,每本约200页。 本书介绍了哲学家叔本华的生平、经历与思想图景。 叔本华(Schopenhauer,Arthur )(1788~1860)19世纪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早年在法国受教,后随父母游历英国、瑞士和澳大利亚,1809年进入哥丁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1814年获耶拿大学博士学位。1822年被聘为柏林大学讲师,后因与G.W.F.黑格尔竞争惨败而离开讲坛,靠父亲遗产过离群索居的生活,死于法兰克福。他的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自然意志》、《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等。
“艾斯克德王子看到岁月流逝,便去寻找不死之花。他一直走到地球的尽头,最后在奥姆斯达宫的台阶上,发现了沉睡中的仙女手中握着一朵荷花,那正是他苦苦寻觅的不死之花。迷恋不死之花的艾斯克德观察了好久,终于接近仙女,盗走了花朵。但是:当仙女醒来发现宝物失窃,便跳起舞...
评分把这本书前半介绍叔本华生平的部分细读了,这部分平实,后面关于其哲学的评论总结就略看了标题与插画。因为在另一本其作品译本序里看到的说叔本华的哲学阐述明了易懂,无需解释,自己之前翻的几篇也证明了这点 自己去看,尽可能原汁原味,虽然现在只有能力读译本 ...
评分本书有很多精彩的插图,更包括不少罕见的叔本华本人照片。 这里先简单的提一下照片的历史。1841年,英国人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 发表了“卡罗式照相法”,由此展开了我们现在的影像时代。本书中提到的“达克雷式照片”不知道是什么,但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或许可以解释 ...
评分《围城》中起初叙述方鸿渐大学时候的生活,讲他本想追求自由恋爱,未始便被其老父方遯翁严厉制止,从此“死心不敢妄想,开始读叔本华,常聪明地对同学说:‘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一笔带出叔本华对于恋爱的鲜明观点。 梁实秋在《影像我的几本书》中,也...
评分“艾斯克德王子看到岁月流逝,便去寻找不死之花。他一直走到地球的尽头,最后在奥姆斯达宫的台阶上,发现了沉睡中的仙女手中握着一朵荷花,那正是他苦苦寻觅的不死之花。迷恋不死之花的艾斯克德观察了好久,终于接近仙女,盗走了花朵。但是:当仙女醒来发现宝物失窃,便跳起舞...
图倒是配的挺好 不过好像关联不大嘛 那么多图干嘛……
评分苦闷和痛苦是少驱动人类群居的原因
评分1,三星半; 2,多处排版 印刷上的错误。
评分108页后无必要。还是同意韦启昌的翻译:“wille”翻译成“意欲”更加合适,而非“意志”。译者真是……都写了阿黛尔比亚瑟晚出生,后文还全部是“姐姐”。
评分觉得看叔本华的原著都应该没有看这本书的后半部分痛苦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