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的乌普萨拉。他在戏剧、电影乃至文学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他曾于197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而为其获得世界性声誉的则是他从影后拍摄的那些伟大的电影,如《第七封印》、《处女泉》、《野草莓》、《呼喊与细语》、《穿过黑暗的玻璃》、《芬妮与亚历山大》等。
他的电影多次获得各种电影节大奖,并获得3次6项奥斯卡金奖。英格玛·伯格曼与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圣三位一体”,代表了19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赵的最高峰。
伯格曼以他那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成为世界影坛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纳入严肃哲学话题的人物之一。他以强烈的个人风格所奠定的瑞典电影的理性精神至今仍深深影响着瑞典和世界影坛。
译者刘森尧,台湾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著有《电影生活》、《导演与电影》,译有《电影艺术面面观》、《电影表演与艺术》、《布努艾尔自传》等。
发表于2025-02-02
魔灯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王小枪老师在《十分钟年华老去》中曾提过,从生命学的角度说,谁也别吹牛,每个人都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除了装帧和印刷或有不同,大体上都是一个德性。蘸着唾沫随便翻开任何一页,抛开假惺惺写着五讲四美和装模作样的小纸条,白底黑字纪录的都是吃饭、睡觉和做爱。——很...
评分刚看到消息,于是有些迟钝,或是老夫还没有反应过来, 而老人家已经就走了好久似的. 这老头流行民间最有名的一句话其实却还是评价老塔的, 他说:初看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仿佛是个奇迹,蓦然你发觉自己置身于一间房间门口,过去从末有人把这房间的钥匙给我.这房间,我一直...
评分在Eleni Karaindrou给安哲罗普洛斯的配乐中,我合上《魔灯》,写下这个标题。合上书页,我头一件想做的事情竟然是找出随身听打开《永恒的一日》的配乐来听,忽然觉得只有这份音乐足以配得上伯格曼给我带来的此刻的心境。 也许都来自欧洲麽,也许是南欧热带的旖旎此...
评分看完伯格曼的自传《魔灯》,心绪沉重而复杂,久久不能自拔。 我当初对这本书的期待被证明为完全错误的:从伯格曼的电影想象其为人,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严肃、高贵、深沉的形象,想象他这部晚年的著作里,肯定是充满了老人的睿智,洋溢着澄明的光辉的。然而,事实上,这却像是一个...
评分伯格曼的影史地位相信已毋需多做介绍,与费里尼、塔尔科夫斯基、安东尼奥尼一同列为现代主义电影大师,一部《处女泉》夺了多少名导的处子之身,李安、拉斯·冯·提尔、伍迪·艾伦,都是伯格曼的Big Fan。 至今看到现在早已成名的世界级导演在他们的采访或自述中常提及的几部电...
图书标签: 伯格曼 电影 传记 自传 瑞典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电影馆
英格玛·伯格曼的这本自传,成书于他宣布息影后的1987年,既是对他一生的回顾,也是一扇通向他心灵秘密通道的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深层次的心理依据。
伯格曼在书中通过真诚的笔调叙述,让读者走进了属于他自己的秘密世界。伯格曼一生的经历:他的电影、他的影像、他的人生,这一切都源于孩堤时代的一套玩具:一盏魔灯。而这又正是本书的标题。
正如伯格曼自己的电影作品,这本书是现实、记忆和梦幻的组合,也是一个电影时代的记录,今天的伯格曼已名满天下,人们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他的电影所记录的人类情感则会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回味、去思考。
今天去吃一面入魂,结果等了两个小时。结果在店门口把这本书给翻完了。伯格曼如此毫不掩饰把自己一生的故事如电影般穿插剪接讲给你听,诚意啊。
评分顶级导演的自传都惊人的优美、深刻、动人。费里尼,波兰斯基,更不用说伯格曼。黑泽明蛤蟆的油倒是稍逊了些。
评分没电影好看
评分如果我当时读过这本传记,在电影学院标放看伯格曼影展时的感受会很不同吧,就连法罗岛都会觉得很亲切。
评分!
魔灯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