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之水,1954年齣生於浙江諸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文學作者、編輯。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86年至1996年,擔任《讀書》編輯,被稱為“《讀書》四大金釵”之一。1996年,揚之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開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學的成果來研究文學作品,對中國古代詩歌中的名物或物象有精彩的闡釋,主要緻力於先秦文學與古代名物研究。
唐朝,是中國古代最繁榮強盛的時代,“唐”也成為中國人或中國文化的“代稱”。日本正倉院,除中國外收藏唐代文物最著名的機構。正倉院的唐代文物不同於考古齣土品,均為傳世品保留至今。並且文物規格很高,品相完好,其完整、精美程度是齣土文物不可比擬的。因此正倉院備受日本當地及中國研究者、愛好者的關注。可以說,正倉院反映瞭大唐“最真實”的樣子。
從2012年起,每年鞦天,揚之水先生都會趕赴正倉院,她被譽為“新一代名物學開創者”。她將赴正倉院看展看成是一次次“約會”,正如她書中所說:“京城的銀杏樹黃瞭,京都的楓葉紅瞭,便是與正倉院約會的花信,於是帶著唐人故事走進正倉院。”七次“約會”之後,她將所見唐代寶物與生活史的細節以及詩歌對應的物事結閤起來,十年後寫成瞭這本書。
《與正倉院的七次約會:奈良博物館觀展散記》全書共分八個篇章,均為揚之水七赴奈良正倉院觀展所得,另附錄一篇與正倉院文物工藝相關的文章。她以細膩的文筆,記錄在展廳觀看到的點點滴滴,古琴、古鏡、文房用具、香爐、棋盤、金銀首飾……以一貫的嚴謹考證,結閤詩詞文獻、考古材料及圖像資料,帶著我們品讀文物背後的故事、文化,還原曆史的原貌,呈現唐人的生活。
發表於2025-02-03
與正倉院的七次約會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一本裝幀典雅的小冊子,圖雅、文雅、內容雅。 從書中知道瞭日本有個“正倉院”,但正倉院是什麼,除瞭知道這裏藏有大量中國唐代文物外,作者並未作太多的介紹。通過百度,瞭解到正倉院乃日本[奈良時代]的倉庫。在今奈良市。始建於8世紀後半葉。756年開始啓用。這一年,聖武天皇...
評分這本不足百頁跟手機差不多大的書,賣68塊錢,換做彆的書估計早就被罵娘瞭。但揚之水值得。揚之水是一個很獨特的作者,她愛掉書袋,用語典雅並不好懂。但她總能在最不起眼的地方,給讀者帶來驚喜。正倉院是個老主題,國內對它的研究隻有三本書傅蕓子《正倉院考古記》韓昇《正倉...
評分 評分本書裝幀很贊,簡體竪排,我很久沒看到這種需要從右往左翻,從上往下看的書瞭,還是小書,比手機大點,很方便攜帶。 本書書名很有意思,“約會”一詞讓人感覺自己不是在簡單地欣賞文物,而是在感受文物所蘊含的魅力,這是人與文物的“神交”。 看著書中介紹的一種種文物,我想...
評分圖書標籤:
雖然其實隻是一本不成體係的隨筆,但最精彩的地方在於不單隻讓我們欣賞日本正倉院的寶物,也同時並舉瞭國內博物館裏同樣絢麗多彩的同款唐物。正倉院不是唯一,也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神秘寶藏,它是我們瑰麗壯絕的大唐文化畫捲中的一部分,也就是一部分而已。
評分數次看展,有識之作。捍撥、撥鏤、鏤碟,很多曆史工藝的細述,金銀器本就揚女史的長項,白描平淡見功力,引文可見其古詩文功底。物與色相映輝發。
評分非常不推薦的一本書——如果能稱之為書。巴掌大,蟬翅薄,蠅頭小圖竪排本,所有裝幀排版設計都嚮著“技術性難讀”這個方嚮去。推薦傅蕓子《正倉院考古記》,一本尊重讀者的書。
評分揚之水,正倉院,兩個關鍵詞足夠瞭,愛好者自會珍藏。開本比我預想的要小,因此彩圖尺寸也就小多瞭,對目力不濟的阿姨讀者不夠友好。五篇小文,論及琵琶、書幾、唐筆、人勝、唐鏡、漆瓶、香具、木畫、獻物幾等等,關於工藝的部分很有啓發。流水樣寫來,的確是後記裏說的“戔戔小冊”。正倉院以唐物收藏為傲,鮮花著錦的格調,彆說金銀瑪瑙,螺鈿翠羽乃至金蟲的鞘翅都不放過,繁華!所以書中有幾件新羅銅器,讓眼睛喝口茶,挺好!世間好物,因極緻而成風格,又因極緻而促成風格的反嚮演化。
評分非常不推薦的一本書——如果能稱之為書。巴掌大,蟬翅薄,蠅頭小圖竪排本,所有裝幀排版設計都嚮著“技術性難讀”這個方嚮去。推薦傅蕓子《正倉院考古記》,一本尊重讀者的書。
與正倉院的七次約會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