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1954年出生于浙江诸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文学作者、编辑。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被称为“《读书》四大金钗”之一。1996年,扬之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名物或物象有精彩的阐释,主要致力于先秦文学与古代名物研究。
发表于2025-04-22
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本书装帧很赞,简体竖排,我很久没看到这种需要从右往左翻,从上往下看的书了,还是小书,比手机大点,很方便携带。 本书书名很有意思,“约会”一词让人感觉自己不是在简单地欣赏文物,而是在感受文物所蕴含的魅力,这是人与文物的“神交”。 看着书中介绍的一种种文物,我想...
评分还没有疫情的时候,秋季赶赴日本的人相当多,大部分的人是旅游,赏红叶、泡温泉,还有一小部分人是来自全球各地的文物研究者和爱好者,他们的目的地奈良,因为那里有正仓院一年一度的“正仓院展”,而从2012年起,扬之水先生也是这一小部分的一员,七次的正仓院展之旅,才有了...
评分一本装帧典雅的小册子,图雅、文雅、内容雅。 从书中知道了日本有个“正仓院”,但正仓院是什么,除了知道这里藏有大量中国唐代文物外,作者并未作太多的介绍。通过百度,了解到正仓院乃日本[奈良时代]的仓库。在今奈良市。始建于8世纪后半叶。756年开始启用。这一年,圣武天皇...
评分本书有着口袋书的外型,比儿时的连环画稍微大一些,可以塞进衣服口袋随身阅读。书的装帧设计保留古朴的特色,比如文字竖排,图文的比例恰当,保持着简洁与紧凑的审美法则。纸张摸上去很舒适,第一印象就博得了好感。 本书的名字富有感情色彩,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参观”比喻成...
评分扬之水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名物学家。她关注博物馆、特展中的金银器有二十年之久,并对所见器物进行仔细研究,结合古籍文献精心考证,有《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中国金银器》(五卷本)多部著作。 去年,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了《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奈良博物馆观展散记》...
图书标签: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繁荣强盛的时代,“唐”也成为中国人或中国文化的“代称”。日本正仓院,除中国外收藏唐代文物最著名的机构。正仓院的唐代文物不同于考古出土品,均为传世品保留至今。并且文物规格很高,品相完好,其完整、精美程度是出土文物不可比拟的。因此正仓院备受日本当地及中国研究者、爱好者的关注。可以说,正仓院反映了大唐“最真实”的样子。
从2012年起,每年秋天,扬之水先生都会赶赴正仓院,她被誉为“新一代名物学开创者”。她将赴正仓院看展看成是一次次“约会”,正如她书中所说:“京城的银杏树黄了,京都的枫叶红了,便是与正仓院约会的花信,于是带着唐人故事走进正仓院。”七次“约会”之后,她将所见唐代宝物与生活史的细节以及诗歌对应的物事结合起来,十年后写成了这本书。
《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奈良博物馆观展散记》全书共分八个篇章,均为扬之水七赴奈良正仓院观展所得,另附录一篇与正仓院文物工艺相关的文章。她以细腻的文笔,记录在展厅观看到的点点滴滴,古琴、古镜、文房用具、香炉、棋盘、金银首饰……以一贯的严谨考证,结合诗词文献、考古材料及图像资料,带着我们品读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化,还原历史的原貌,呈现唐人的生活。
虽然其实只是一本不成体系的随笔,但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不单只让我们欣赏日本正仓院的宝物,也同时并举了国内博物馆里同样绚丽多彩的同款唐物。正仓院不是唯一,也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神秘宝藏,它是我们瑰丽壮绝的大唐文化画卷中的一部分,也就是一部分而已。
评分金翠映发,清丽芊眠。
评分回家以后拿到的第一本赠书,很喜欢,多来点(暗示)竖排简体有点折磨,不过书太小了,在你真正感觉到折磨之前就看完了,随便翻翻还挺好的。照例的扬之水名物随笔集,蛮好看,还是那个味儿。对文玩首饰比较熟的话倒也没什么新东西,唯独看到个弹弓给我惊了,原来古人的弹弓不是Y字形树杈,是正经弓加个放弹丸的半球形弹匣,立刻就理解了没羽箭张清何以如此厉害。
评分“京城的银杏黄了,京都的枫叶红了,便是与正仓院约会的花信。”什么时候可以再次赴约呢?
评分扬之水,正仓院,两个关键词足够了,爱好者自会珍藏。开本比我预想的要小,因此彩图尺寸也就小多了,对目力不济的阿姨读者不够友好。五篇小文,论及琵琶、书几、唐笔、人胜、唐镜、漆瓶、香具、木画、献物几等等,关于工艺的部分很有启发。流水样写来,的确是后记里说的“戋戋小册”。正仓院以唐物收藏为傲,鲜花着锦的格调,别说金银玛瑙,螺钿翠羽乃至金虫的鞘翅都不放过,繁华!所以书中有几件新罗铜器,让眼睛喝口茶,挺好!世间好物,因极致而成风格,又因极致而促成风格的反向演化。
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