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卡尔•齐默(Carl Zimmer)
卡尔•齐默,《纽约时报》《自然史杂志》等专栏作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著有进化生物教材和14本科普读物。1994 年获埃弗里特•克拉克科学新闻奖,1997 年获美国生物科学学会媒体奖,2016年获得进化生物学学会颁发的古尔德奖,2019年获美国国家科学院传播奖。《纽约杂志》称他“可能是令全美尊敬的科普记者”。据他所知,世界上只有他的名字被同时用在了寄生虫和小行星上。
作者官方网站:https://carlzimmer.com/
译者简介:
姚向辉,人送外号BY叔,青年译者,译作有《血疫 : 埃博拉的故事》《血殇 : 埃博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命,宇宙以及一切》《教父》《漫长的告别》等。
发表于2025-02-25
寄生虫星球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生命是一棵向上生长分支的树,从一个共同祖先,演化出了地球现在和曾经存在的所有物种。 看到“寄生虫”我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异形》《生化危机》然而人类从开始进化的那刻起,寄生虫一直如影随形。人类进化推动着历史文明的发展,而寄生虫的发展过程则是操纵着地球文明的进化...
评分《纽约时报》《自然史杂志》的专栏作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卡尔•齐默,用小说般的行文方式,给我们展示了寄生虫在这个星球所扮演的角色。 一直以来,寄生虫活在噩梦、恐怖故事和科学传说里;一直以来,人类认为自己是地球食物链顶端的王者。其实,人类一直生活在寄生虫统治的...
评分韩国高分电影《寄生虫》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现代都市里的穷人金基宇一家像寄生虫一样住在地下室。一次偶然的机会,金基宇成功获得了给富家千金担当英语家教的机会,后又通过种种伎俩,把一家四口全部安插到富人家工作,成为寄生在富有家庭深处的“寄生虫”。殊不知,在富人...
评分 评分《纽约时报》《自然史杂志》的专栏作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卡尔•齐默,用小说般的行文方式,给我们展示了寄生虫在这个星球所扮演的角色。 一直以来,寄生虫活在噩梦、恐怖故事和科学传说里;一直以来,人类认为自己是地球食物链顶端的王者。其实,人类一直生活在寄生虫统治的...
图书标签: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控制宿主的思想,万劫不复。
想象一个世界,寄生虫是化学战和伪装的大师,用宿主的身体伪装自己。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引导进化,那里的大多数物种都是寄生虫。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
从哥斯达黎加潮湿的丛林到苏丹南部恶臭的寄生虫避风港,齐默生动地展现了寄生虫如何改变 DNA、重新连接大脑、让男人更加不信任、让女人更加外向,以及将宿主变成活死人。
这本详尽而优雅的书将寄生虫带入了公开的环境,并揭示了它们可以教给我们的关于宇宙中最基本的生存策略的知识。
翻开这本书,了解地球头号掠食者,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非常值得一读。大大拓宽知识面,以及自我认识度。
评分广义的寄生虫不仅仅指虫子,还有植物、病毒和细菌。相比人类区区几百万年的历史,寄生虫才是我们的大前辈。在进化史上“因为偶然进入宿主体内结果发现比自己直接觅食效率更高所以进化出了寄生虫”的观点新奇;但是不记得为什么寄生虫要以如此迥异的形态在不同宿主间传播。可能是我看得太不认真了吧。寄生虫促进有性生殖;贫血症的DNA是应对寄生虫的保险举措(想起了《病者生存》);寄生虫分泌的化学物质可用于生物防治和医学药物的研究;乃至于人类本身就像地球的寄生虫。每次看得这种优秀的科普,都让我觉得有种好书殊途同归的感觉——跳出狭隘的视野,从生命乃至宇宙的角度去观察人类;再以博大的胸怀,充满人文关怀地返回人类视角。宏大而博爱。最后,封面设计是跟作者有仇吗?一股子三流科幻小说的感觉,差点把我劝退……
评分大开眼界 !关于为什么需要性,产生性:有性繁殖,基因多样化,生存;为防虫虱,清洁身体,群体接触,类于爱抚。
评分人类只有三个大敌:发烧、饥荒和战争。三者中最大的敌人,也是迄今为止最可怕的敌人,就是发烧。 ——威廉·奥斯勒
评分寄生虫进化数十亿年,经历生物大灭绝依然繁荣昌盛,这适应能力只能尊重,绝不要想着消灭它们。 而且从微观层面而言,寄生虫携带的化学信息对人类而言具有巨大的价值,值得好好研究。
寄生虫星球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