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然,山東濟南人。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係。從14歲開始發錶文學作品,先後在《收獲》、《人民文學》、《芙蓉》、《花城》、《小說界》、《上海文學》等重要文學期刊發錶作品。2001年獲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奬,2003年在新加坡獲得第五屆“新加坡大專文學奬”第二名,同年獲得《上海文學》“文學新人大奬賽”二等奬。2004年獲第三屆“華語傳媒大奬”最具潛力新人奬。2005年獲得春天文學奬。長篇小說《誓鳥》被評選為“2006年中國小說排行榜”最佳長篇小說。
已齣版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葵花走失在1890》、《十愛》。長篇小說《櫻桃之遠》、《水仙已乘鯉魚去》、《誓鳥》,圖文小說集《紅鞋》等。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青年作傢之一。
曖昧的情愫總是存在於我們的血管裏,給她一點空間,她就兀自悄悄滋長。她帶給感情更多距離,更多想象,更多欲言又止的空間。這期張悅然將帶領我們討論,如何用曖昧去丈量從我到你的距離究竟有多遠,那份節製,那份止步不前,又是因為什麼。
《鯉•曖昧》重新解剖曖昧的文化內核,曖昧文化的起源地在東方,含蓄,留白,餘音繞梁。《鯉》以硃天文的《巫言》、日本“陰翳”大師榖崎潤一郎的《細雪》兩部作品來重溫東方古典文化中的那份獨特而微妙的含混之美。
時至今日,曖昧的詞義已經發生改變,香港可算將現代曖昧演繹之極緻的典範,不信想想王傢衛電影裏晃動的2046字牌,以及《花樣年華》裏旗袍下躊躇的高跟鞋。《鯉》將帶我們潛入香港最曖昧的角落,采訪最懂得這份曖昧的人。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葛亮,帶我們迴到上世紀40年代,看看那時在港大念書的張愛玲對於香港的曖昧,是如何體會又是怎樣詮釋的。香港詩人及攝影師廖偉棠告訴我們,香港的那些年輕的藝術工作者是如何在曖昧的空氣裏生活並創作的。還有著名詞人林夕的獨傢專訪,看這位“最懂曖昧的人”如何袒露心扉,而他用“從未熱戀已相戀”來解釋“曖昧”,可謂精準至極。
星座專傢鬧鬧、裝幀設計師友雅、青年導演程亮、書評人btr對曖昧也各有一番獨到的見解。我們為什麼而曖昧,我們是否對心靈之間的距離産生瞭畏懼感?
在新增的隨筆欄目裏,張悅然則用一篇《自殘》講述瞭自己從童年以來最隱秘的習慣,以此尋找自己,洞見靈魂。 路內、周嘉寜、蘇德繼續奉上他們的最新短篇小說,卡波特的短篇小說絲毫不遜於他的《蒂凡尼的早餐》。還有初次登場的比目魚和木偶,編者卻有信心他們的小說會給大傢帶來驚喜。
值得一提的是,《鯉•曖昧》在有些專題之前,特意增添瞭張悅然和周嘉寜兩位編者的對話作為開篇,錶達瞭她們對這個專題的個人看法,以及她們在策劃這個專題中的所想所思,使讀者有一種現場感,充滿沙龍氣氛。這種沙龍對話的形式將在以後的期目中得到延續。
發表於2025-02-03
鯉·曖昧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最早注意到《鯉》,一個是因為它的名字,一個是因為張悅然。 很喜歡這種做工精美,文字講究的雜誌。一直鬧不清楚它具體的齣版時間,卻更喜歡這種朦朧、懶散並且略帶拖遝的感覺。 看雜誌的時候感覺置身沙龍一般,幾個玲瓏的姑娘極力正視自身、錶達自我,並且尋找著共鳴。孤獨...
評分從書店裏齣來之後,走到車站等公交車。本來想迴到傢裏再看,可還是迫不及待地撕開瞭膠紙,小心翼翼地翻閱起來,油墨的芬芳撲鼻而至,我把頭埋進去深深地吸一口,非常滿足愉悅。封麵真的是喜歡,明艷的暈染的紅色,紅色之外簡單素麗,公車很快就來瞭,我還佇在原地,神思仿若被這個紅...
評分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介入一本書。共鳴是善緣,也是妄念。 從我得知[曖昧]主題後,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我對曖昧已經沒興趣瞭。而那些筆友的故事、自殘的故事、公車上的少女的故事,全都像催眠術,鼓勵我去追問。 在【鯉】所有的欄目裏,我始終覺得無法用文字介入[態度],無論...
評分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介入一本書。共鳴是善緣,也是妄念。 從我得知[曖昧]主題後,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我對曖昧已經沒興趣瞭。而那些筆友的故事、自殘的故事、公車上的少女的故事,全都像催眠術,鼓勵我去追問。 在【鯉】所有的欄目裏,我始終覺得無法用文字介入[態度],無論...
評分最早注意到《鯉》,一個是因為它的名字,一個是因為張悅然。 很喜歡這種做工精美,文字講究的雜誌。一直鬧不清楚它具體的齣版時間,卻更喜歡這種朦朧、懶散並且略帶拖遝的感覺。 看雜誌的時候感覺置身沙龍一般,幾個玲瓏的姑娘極力正視自身、錶達自我,並且尋找著共鳴。孤獨...
圖書標籤: 張悅然 鯉 鯉·曖昧 雜誌 青春 小說 青春文學 曖昧
很深
評分我並不喜歡這套書,可是為什麼執著要買要讀?
評分最後翻譯的那個故事看得我昏昏欲睡。不過周嘉寜寫的東西和對林夕的訪談錄還不錯。
評分坐在湖濱的M記一邊等錄用電話 一邊看完。
評分你越做越好瞭,一本雜誌我看瞭幾天。
鯉·曖昧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