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三浦展
被誉为“日本消费社会研究第一人”。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部,1986年成为市场营销杂志《穿越》( ACROSS)的主编,1990年进入三菱综合研究所,1999年成立文化分析研究所。在研究消费、城市问题等基础上提出新的社会改造方案,主要作品有《第四消费时代》《下流社会》《极简主义者的崛起》等。
发表于2025-02-08
孤独社会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日本,一个消费、娱乐、情色都非常发达的国家。而今,中国也进入繁盛的消费主义和娱乐主义社会。作为共同受到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理念、文字熏陶的民族;作为在战后火箭般进入制造业/科技强国的民族,对中国的参考性不言而喻。 现在,日本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婚不育、啃老、宅。...
评分小林是一位在上海陆家嘴工作的白领,上班四年多,每天工作到八九点,披星戴月回到出租屋里,洗个澡、睡一觉,又要去赶新一天的地铁。她犒劳自己的方法,就是购物,去陆家嘴的商场里买新衣服、护肤品,每年还能奖励自己一两个大牌包包,在把心心念念的东西抱回家的时候,她才觉...
评分四个消费时代的解析和社会背景十分详实,粗略的整理一份内容架构。把每个阶段的关键词和城市结构形态以及消费状态的改变,进行简单的分类整理。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还请各位读者多多指点。 关于这本书本身也想多说两句,你会越来越发现对于经济的投资已经没有那么盲目。知道社会背...
评分《第4消费时代》中文版的第一版2014年出版,2017年本书第五次印刷。我想,如果是3年前读到这本书,感受是否会与当下非常不同? 2015年初写方案的时候,曾引用了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一段话“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转眼来到2017年...
评分图书标签:
日本消费社会学者三浦展将日本消费史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消费时代的特征是中产阶级的出现与消费的萌芽,第二消费时代的特征是以家庭为核心,第三消费时代的特征是以个人为核心。到了第四消费时代,人们意识到消费不是用完就扔的浪费,不是无尽疲惫的消耗,而是自我充实;人际链接带来的愉悦更是超过商品本身带来的短暂满足感继成功预测第四消费时代后,三浦展再次预测第五消费时代即将到来。届时,人们的孤独感加剧;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化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方式。本书对消费社会演变及未来趋势的分析,对企业把握市场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浦展继消费领域现象级畅销书《第四消费时代》全新力作!敏锐洞察消费新趋势。
详解110年消费史,蕴藏商机,企业家、经营者了解市场的决策指南。
用海量的调查数据说话,一本年轻人消费白皮书。附录提供10个共享消费社会案例集。
第五消费时代提前到来,在“孤独社会”中获得爱与链接,可续性生活方式的启示。
当下的中国,还没在第四消费时代站稳脚跟,马上又要卷入第五消费时代了。
评分日本这几年探讨不婚、孤独、低欲望的书不少,但是从消费趋势为切入点的似乎就是三浦展一直在更新这个系列。看到日本版书的时候就挺期待的,这本出版之后就买了。第四消费时代这个概念当时在国内还算风靡,倾向大自然、倾向手工制作、倾向建立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在国内算是一种趋势,但小众。共享住宅、共享护理这些理念是三浦展认为应对老龄化的市场方式,但是感觉挺理想化的,在国内的可行性也有待时间证明。不知道有没有经营者考虑一下。
评分可以一看,很多新衍生出来的社会问题值得探讨,未来的第五消费时代会是虚拟消费和第四消费时代的衍生对半还是三七开;人与人链接的减少带来的消费的改变,以及政府和社会应该重新审视价值观和行为意识的变化
评分附录中代表第四消费时代的案例从描述上确实符合“再人格化、再生活化”的特征,突出了民众对于“重视共享,不需要什么金钱也能过上幸福生活”的价值回应,但其中抽离了政策支持、公益性等关键议题,所提到的“珠宝、鞋履设计师”及速写、造型、针线活、料理教室、木工、咖啡房等业态基本是高福利社会才具有的游刃有余的松弛,近似《杀死一座城市》中的街区缙绅化和不平等,倒显得作者具有他自己指控现代人常有的低认可的“虚伪的宽容”:不亲自制作需要的东西、不采取行动参与生产都不要紧,知道这么做是对的就好了。毕竟他对第五消费时代“去人格化、去生活化”的恋爱流媒体化、叙事新海诚化、虚拟现实化进行了否定,第四消费时代荣膺某种消费理想的“乌托邦”,这样,也就掩盖了浪费、“炫耀性消费”与物质匮乏总是并存于“格差社会”中的事实。
评分说是孤独社会,其实解读了很多消费数据,非常翔实。有趣的是中国社会和日本社会的变迁有其相似之处,但是又不尽然。很想看未来有一天回来总结的时候是否有巨大分野。
孤独社会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