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逸,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係哲學博士,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曾任教於香港不同高校,發錶研究論文數篇,著有《鐵路現代性:晚清至民國的時空體驗與文化想象》《文學與電影十講》。
? 以鐵路為方法、為契機、為理解中國現代性的鑰匙 ?
? 編輯推薦
⭕“大渢”書係005
⭕哈佛大學教授李歐梵作序推薦
⭕以鐵路為方法、為契機、為理解中國現代性的鑰匙
本書不是講述中國人的世界齣現瞭鐵路,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一個連貫的故事;鐵路成為現代中國人與世界的 中介,衝擊瞭我們的視覺感受,改變瞭我們體驗時空的方式,更新瞭我們的語言認知,重塑瞭我們對世界的把握。它不僅在社會經濟中發揮著實際作用,也在曆史文化領域滲透著強力影響。
⭕融閤曆史分析、哲學思辨、文學文本的跨學科研究佳作
如果理論不能用來思考問題而隻能生産喧囂,那麼我們還不如到具體的文本中,尋找承載曆史隱喻、文學意義的鐵路。作者將曆史的宏大視野與哲學的深度思辨結閤起來,在具體文本資料和情境中,探討鐵路在晚清民國如何與現代的想象、經驗勾連在一起,呈現齣鐵路之於現代性的派生過程。
? 推薦語
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ies)是西方(特彆是英美)學院中較為新穎的學科,或可稱為“跨學科”,因為它橫跨文學、視覺研究( Visual Studies)、性彆研究、文化政治等多個領域。然而就我看來,文化研究存在兩大弊病,一是缺乏曆史的視野(因為隻關心、追逐當前的熱門問題和流行學說),二是達不到哲學思辨應有的深度。李思逸現在終於彌補瞭這個缺陷,而且猶有過之——寫齣瞭一本獨特的跨學科著作。
——李歐梵(哈佛大學榮退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晚清至民國的時間順序,圍繞鐵路與火車所引起的時空體驗和文化想象的主題,通過大量的史料鈎沉和文本分析來解讀現代性之於鐵路的派生方式:時空概念的演變、意識形態的爭論、(乘坐在開行的)火車中的身體感受,以及文學文本再現的人物主觀經驗等。
作者以鐵路為方法、為契機、為理解中國現代性的鑰匙,分析1840年至1937年鐵路進入中國之後引發的衝擊與適應,探討鐵路在晚清民國的具體曆史情境中是如何與現代的想象與經驗勾連在一起的。
發表於2024-11-24
鐵路現代性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第一章關於鐵路名稱的討論,作者將鐵路的概念賦予瞭物這一更為龐大的概念,鐵路、火車以及火車行進給人的感覺成為作者討論物被命名的關鍵。火車自晚清至民國轉型期間給時人帶來的觀念變化也為之後分析老捨的《火車》中的火車車廂中發生的事件埋下瞭伏筆,但是僅以這一從概念到...
評分 評分我一直覺得讀書、觀影多的人應該都不壞,好像這次又被證僞。想想也可能是這位豆友讀phd壓力大、情緒不穩,希望他/她接下來一切順利。畢竟,除瞭膜拜大佬、擺弄行話,這位豆友喜歡的一些書、電影甚至音樂也還是很不錯的。另外,請您不用把評分甚至豆瓣太當迴事,想受人歡迎的方...
評分圖書標籤:
齣簡中瞭
評分齣簡中瞭
評分齣簡中瞭
評分齣簡中瞭
評分齣簡中瞭
鐵路現代性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