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阿尔都塞(1918—1990),法国哲学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当代众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变革影响深远。长期执教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福柯、德里达、朗西埃、巴利巴尔、米勒和巴迪乌等人都曾是他的学生。生前出版有《孟德斯鸠:政治与历史》《保卫马克思》《阅读〈资本论〉》《列宁和哲学》《立场》等十一部著作,以及《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等重要论文。去世后陆续整理出版的遗著已有《来日方长》《哲学与政治文集》《论再生产》《马基雅维利的孤独》《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等近二十种。
发表于2024-11-21
怎么办?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本书是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的重要遗稿之一。书稿仿照列宁《怎么办?》为题,写于1978年,属于阿尔都塞“自我批评”工作的巅峰时期。作者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认真反思了1968年运动之后“欧洲共产主义”和民众反资本主义斗争的历史命运与革命前景,重新提出和思考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问题。尤其重要的是,阿尔都塞的思考始终以葛兰西为对话者,对葛兰西的一系列理论概念做出了精彩而又深刻的解析和批评。鉴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中普遍出现的“葛兰西复兴”,鉴于葛兰西和阿尔都塞经常被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富于活力的同一传统,这种批评就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而对马基雅维利政治学的引人入胜的革命性解读构成这一对话和反思的学理背景,体现出阿尔都塞阅读方法的独特魅力。
吴老师今年的讲座曾谈到过本书对于葛兰西批判的重要性,此书与《论再生产》、《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写给非哲学家的哲学入门》都有十分重要的关联,批判了苏马和一些把马克思搞成神秘主义的人
评分“问题”可能有变,但答案依旧 ——“就这么办!”
评分阿尔都塞是唯物主义者,尽管选择了从不伪装、只说真话,但他从来没有陷入那种观念万能的妄想。
评分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让人惊讶的是:13—16页,阿尔都塞用极其短小的篇幅讨论了城市空间问题
评分通过对葛兰西的批评,阿尔都塞引出了一个重要方面,意识形态的“无历史”性。 意识形态的“无历史”最终将意识形态还原为某种特定的观察法,就像柄谷行人拿透视法所举的例子一样。于是,意识形态是一种战略,一个“没有主体的过程”。 但这可能削弱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性,尤其与恩格斯的“虚假”定义冲突。换言之,卢卡奇的问题没有真正被解决:阶级意识这种“反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似乎无法实现自我扬弃,但肯认意识形态的永恒性却又将问题抛入新的谜团。 意识形态内含了“物质”,而不是纯然观念的,阿尔都塞借此引入马基雅维利的“实干”战略,其最终目的,大概是解决上述问题,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在观念的交错斗争中消解,公民人文主义之外的“虚空”显现出自身的存在,即生产关系与再生产。 从这里通向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与马基雅维利的孤独。
怎么办?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