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先治程朱,后改王、罗(洪先),再事老庄、禅学。清之后,笃志孔孟。长年于绍兴讲学,后去昆山,又回浙江在黄宗羲所创证人书院执教。著有《求仁录》十卷及《著道录》、《四书发明》等书,均佚。现只存《求仁录辑要》,为后人所辑。
发表于2025-02-02
潘子求仁录辑要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理学 理学丛书 潘平格 国学 儒学 齐·理学丛书(中华书局) 中国哲学 枕绿
此书又名《求仁录》,是潘平格对门生友人的讲学和答疑辑录.全书七篇,共十卷.作者极推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认为儒家之血脉即在于此;尤服膺《大学》"格物致知"之说,视其为立身安命之根本.作者认为,天下万物浑然一体,人性本善,圣人之学,旨在求仁复性.因此,格物致知不外立志力行,反求诸己,扩充四端(指人本来具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自孟子死后,圣学即走入歧途,宋明程朱王等人之学,不合于孔孟之道.而佛氏和老子之说,更是误人误国.此书对于研究中国思想史,尤其是明代理学,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其思想唯“天地万物浑然一体”一理 以中庸大学为本 非孔孟后之一切人 然实亦受佛家影响 此书只论经意 少有史事时事 读之甚乏味 然十七岁有圣贤之志 三十八岁而彻悟 亦是奇人
评分李塨说潘平格的识见在程朱陆王之上
评分其思想唯“天地万物浑然一体”一理 以中庸大学为本 非孔孟后之一切人 然实亦受佛家影响 此书只论经意 少有史事时事 读之甚乏味 然十七岁有圣贤之志 三十八岁而彻悟 亦是奇人
评分李塨说潘平格的识见在程朱陆王之上
评分李塨说潘平格的识见在程朱陆王之上
潘子求仁录辑要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