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剋看中國與日本》內容分為兩個部分,因為對話過程就是這樣的。第一部分主要關注經濟、社會和商業方麵的發展;第二部分著重於社會轉型期當中我們所麵臨的具體挑戰:作為個人。我們怎樣去改變自己、更新自己?作為商業機構、作為政府。又該如何?但在這兩部分,德魯剋和中內功先生都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閤。理論告訴我們該做什麼,實踐告訴我們怎麼去做。通過這個對話,中內功先生和德魯剋都努力做到既提供知識又提供行動指導。讀者要問到很多問題,有些問題作者不能都給齣答案,因為現在正處於社會轉型期。但作者希望,他們的對話裏有足夠的知識,讓讀者既能深刻瞭解這個迅速發展的社會,又能給他的行為、學習、提高、成長和業務上取得更好績效提供一些指南。
2014年,我為機械工業齣版社重譯瞭這本書:《德魯剋看中國與日本》。 但這本書,2009年,東方齣版社就有一個譯本瞭。 然後,這兩天,機械工業齣版社負責這本書的編輯對我說,東方社譯本的譯者林剋嚮機械工業齣版社的總編室做瞭投訴,認為我的譯本“參考瞭”他的譯本…… 參...
評分首先,書的題目與內容幾乎不匹配。題目中的“中國”在書中僅僅齣現幾次,且是重復的淺顯描述。書名之所以稱為“中國與日本”更大的可能是譯者和齣版社搞得噱頭; 其次,德魯剋與中內功的書信往來是1994年左右,並成功地“預言”瞭通信後15年的世界經濟等發展形勢。而這與齣版年...
評分 評分1、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剋(Peter F. Drucker,1909-2005) 1942年,受聘為當時世界最大企業——通用汽車公司的顧問,對公司的內部管理結構進行研究。 1946年,將心得寫成《公司的概念》,“講述擁有不同技能和知識的人在一個大型組織裏怎樣分工閤作”。該書的重要貢...
商業經營的目的是開發顧客。大榮的社長中內功認為,我自己的責任之一就是幫助中國人從溫飽階段嚮富裕階段邁進。 當到達一個新崗位時,問自己:在新崗位上提高效率,需要做什麼? 1.自問,希望他人在自己身後記住他什麼。2.能讓他人的生命變得不同是一件值得做的事 日本人在40歲以前都是唯命是從的,等40歲以後當領導瞭,也會迸發齣自己的主見。而這也是40歲之前熟悉企業磨練各種基本技能的過程,所以他們的領導都是很熟悉自己的企業的,也造就瞭日本企業不會大起大落。
评分32. 《德魯剋看亞洲:德魯剋與中內的對話》(Drucker on Asia: A Dialogue between Peter Drucker and Isao Nakauchi) -1997
评分粗略的讀瞭一遍,感覺還行
评分32. 《德魯剋看亞洲:德魯剋與中內的對話》(Drucker on Asia: A Dialogue between Peter Drucker and Isao Nakauchi) -1997
评分粗略的讀瞭一遍,感覺還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