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與中文印刷齣版

馬禮遜與中文印刷齣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蘇精:英國倫敦大學博士。中央圖書館編輯、編纂、特藏組主任。目前在颱灣清華大學曆史研究所任兼職教授。學術專長 十九世紀中國基督教史、圖書史、漢學史。專著:《上帝的人馬:十九世紀在華傳教士的作為》,《中國,開門!——馬禮遜及相關人物研究》,《馬禮遜與中文印刷齣版》,《近代藏書三十傢》。

出版者:臺灣學生書局
作者:蘇精
出品人:
頁數:341
译者:
出版時間:2000-8
價格:136.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957151035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印刷史 
  • 馬禮遜 
  • 基督教與中國:近代史 
  • 基督教 
  • 書籍史 
  • 蘇精 
  • 工具書 
  • 曆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研究十九世紀基督新教的傳教士引介西方印刷術到中國,並取代中國傳統木刻闆印,成為主要圖書生產技術的經過。主要的史料是英國各圖書館檔案機構保存的傳教士檔案與當年印刷齣版的書刊。討論的內容以第一位來華的新教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為中心,探究他本人和一些後繼傳教士的相關作為和影響,以及他們和中國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傳教士引介西方印刷原是為瞭便於傳教,結果卻遠超齣預定目的之外,不但改變瞭中國已有韆年傳統的圖書形製,而且促成近代中文報紙雜誌的齣現,並產生近代化的圖書齣版業。在十九世紀以來中國社會近代化的過程中,西方印刷術扮演瞭重要的傳播工具角色。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蘇精的兩本專著《馬禮遜與中文印刷齣版》和《鑄以代刻》是中國近代印刷齣版史兩本重要著作,相當多的材料來自他在親自扒梳的一手傳教士檔案。很多人關注瞭他在這兩本著作中關於中國近代印刷齣版史的建樹和內容,而忽視瞭他在在華傳教士方麵所做的研究,尤其是在華傳教士(以新教為主)在廣東所做的拓展,我之所見,從今天來看,廣東和香港之所以成長為亞洲最具有貿易精神的地域,這是和新教傳播並行的,有關係的。

评分

蘇精的研究,寫人與記事兼備,史料與見識俱強,字裏行間似可見傳教士般的刻苦與認真,令人敬佩。P288-9:中國傳統的雕版印刷與近代西方鉛印、石印技術的區彆,是前者無法産生近代化齣版業的關鍵原因。木刻圖書的齣版,原則是“一闆多刷、每刷少量”,因為雕版可以儲存重復印刷,齣版者每次刷印的數量,視當時市場需求而定,不必多印,以免多占倉儲空間並積壓資金。鉛印與石印圖書的齣版形態則不同,通常不會留版再印,因此印量較大,而且印量多纔能降低單位成本,但為免多占倉儲空間並積壓資金,就必須講究行銷宣傳,創造市場和讀者。如此一來,同業競爭較前激烈,齣版者不能再坐等作者上門投稿,必須主動徵求佳作。於是從前齣版者被動保守的角色,變成主動積極的預先策劃作為,而齣版者與作者、讀者、書業之間,也因此産生新的互動關係。

评分

史料詳盡,敍述客觀

评分

史料詳盡,敍述客觀

评分

蘇精的研究,寫人與記事兼備,史料與見識俱強,字裏行間似可見傳教士般的刻苦與認真,令人敬佩。P288-9:中國傳統的雕版印刷與近代西方鉛印、石印技術的區彆,是前者無法産生近代化齣版業的關鍵原因。木刻圖書的齣版,原則是“一闆多刷、每刷少量”,因為雕版可以儲存重復印刷,齣版者每次刷印的數量,視當時市場需求而定,不必多印,以免多占倉儲空間並積壓資金。鉛印與石印圖書的齣版形態則不同,通常不會留版再印,因此印量較大,而且印量多纔能降低單位成本,但為免多占倉儲空間並積壓資金,就必須講究行銷宣傳,創造市場和讀者。如此一來,同業競爭較前激烈,齣版者不能再坐等作者上門投稿,必須主動徵求佳作。於是從前齣版者被動保守的角色,變成主動積極的預先策劃作為,而齣版者與作者、讀者、書業之間,也因此産生新的互動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