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井荷风(1879-1959),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文字华丽、细腻,有着日本文学传统的美感,虽然被人指责为“颓废”、“耽于享乐主义”,但其唯美的和哀情的风格确是无与伦比的。
荷风是最早接受西方文化的日本人之一,在经历深层的文化碰撞所带来的心灵折磨和震撼之后,却成了日本江户社会文化的守望者。
贯穿于荷风的文学世界的主题,是那种烂熟之极而后的颓废,并随之而来的清新雅丽又有几分哀愁惆怅的社会、风物以及人情世故。
荷风的代表作有小说(《地狱之花》(1902)、《掰腕子》(1917)、《五叶箬》(1918)、《梅雨前后》(1931)、《墨东绮谭》(1937)等,散文《美利坚物语》(1908)、《法兰西物语》(1909)及随笔《断肠亭日记》(1947)等。
荷风的散文相当优雅、细腻,有着传统的日本文学的美感,在整体上有着忧郁、孤独、颓废的感伤的情调,也有隐约而委婉的性的官能的描写。
荷风散文的最为特色之处,在于以富有抒情色彩的优美笔致,来描绘人物的身姿体态和音容笑貌,并巧妙地利用景致加以烘托,创造出美不胜收的情趣和境界,有所谓的随意挥洒之说。而荷风散文的另一出彩之处,是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到了极致的感触的倾诉。这种倾诉就像是一幅写意的山水画,不经意地如梦般地传达出他内心孕育的东西。
对于荷风,陈德文教授曾经说过:“荷风文字最能体现出日本语言文字那种细密工巧、灵活圆通的表现特色。我甚至想这样说,要想了解日本文化,那就阅读荷风的作品,要想掌握日本语的表现手法,那就学习荷风的文章吧。”
荷风的作品,只有在百无聊赖之时,在寂寞黯然的深处,慢慢地去品味。 就像他对里昂的黄昏时分的倾诉,“夏末近傍晚八、九点时,昏沉沉的天地间还余留着一丝玫瑰色的残红。这一刻,到处可以听到教堂的钟声。毫无生气、老态龙钟的秋日夕阳西沉,与夏天相比,空中残霞的颜色更显青...
评分下着雨的阴冷的秋天,心情总是像湿透了的柴火一样,无法燃起火焰带来温暖和热度。这样的日子,窝在柔软温暖的被子里,泡上一杯幽香可口的热茶,放一张节奏舒缓的轻音乐,应该是不错的。即使只有一个人,这也是有家的人的幸福。 永井荷风描绘的却是这样的季节里游子的孤寂。那份...
评分作者在序里说这书中收录了短篇小说、行记、漫游录等,是为了纪念在法期间的印象所留下的。正因为此,读着读着,你就分不清哪些是真的游记,哪些是虚构的小说了~ 本来开篇去往法国的船上及刚登陆法国的文字,予人以真实的感受,拿来做导游文字也无不可。但随着一篇篇文字的展开...
评分你的哀伤清风化雨,我的悲愁滥流成泥 ——读永井荷风《法兰西物语》之感 试过在清晨或是傍晚,听着安静的音乐,坐在某幢楼的屋顶上,读一种能使你整个人完全沉浸于其中的文字么?那时的阳光温柔而不刺眼,打在纸页上,随着音乐一起晕染开来,逐渐弥漫成一片还未定格的画面,...
评分永井荷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我不太懂文学理论,不太清楚“唯美”的标准。但从直觉和经验出发,我个人以为美至少有两种:一种是快乐着的美,如甜美的笑容、节奏明快的乐曲;另一种是悲伤着的美,如《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永井...
色相
评分一般
评分太细腻了,消化不能。
评分冷酷的忧郁 任性的哀愁
评分又一本包装得美轮美奂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