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光炜,1956年12月生,江西婺源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化。近年来,专事于八十年代文学史问题研究,在《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主持“重返八十年代”讨论专栏,并承担北京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问题”。代表著作有《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文学史的兴起:程光炜自选集》、《当代文学的“历史化”》、《艾青传》等。主编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
发表于2025-04-04
文学讲稿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程光炜 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史 文学 八十年代
《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史研究”探讨“80年代文学”作为一个概念是如何生成的,它的历史属性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第二部分“文学思潮和批评研究”选取发生在80年代七个重要的思潮现象进行分析,勾勒80年代的历史深层线条;第三部分“文学作品的文化研究”通过对五个重要文学文本的“重评”,描画隐含在80年代细节处的文化和社会心理图景。
这本看得比较慢,原因当然是干货太多。关于“文学史”这一话语系统的追问反思确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对于“八十年代文学”带有某种偏向性的总体评价同样呼唤文学史研究者在陈说己见之前先做一番细细思量。不过遗憾的是书中有些明显的错别字甚至常识性失误影响了观感。
评分这本书并没有提出多少新颖的观点,但其价值在于程光炜的提问方式,以文学史的书写为研究对象,不断叩问其中书写变化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打开了那段几乎被盖棺定论的历史的丰富性,并且将众多“文学外”的因素拉进了讨论范围。与其说它是文学史研究,不如说它是一部研究方法的提示。它没有多少有分量的结论,却十分适合当作研究的起点。
评分我有签名版
评分作者阐发史料的能力很强,但是跟有些更年轻的学者比起来,他关注的还是最常见的。这当然不是坏事。但是这本书作者的阐释边界有点没把握好,比如前半部分在启发同学认识到一切文学的历史都是建构的,可商榷的,但后面又颇有两篇文章强调主流主潮。既然如此,我认为不如一开始就定好叙述的边界。不然正如作者所言,中国文学自古以后都有一种压制性,新时期文学和十七年文学在体制构造上没有本质区别云云,但那都是相对的。绝对的还在于二元对立的双方逐渐开始改变了。如果他不把改革文学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我认为他可以阐释的更好。
评分我有签名版
文学讲稿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