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1933-)毕业于耶鲁大学,曾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现为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荣退教授。他的《害羞》(Shyness)、《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与 Richard Gerrig合著)两书总销量已逾250万本。津巴多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现任斯坦福大学恐怖主义跨领域政策、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他编创了美国公共电视台的获奖节目《探索心理学》(Discovering Psychology),并在片中担任主持人。2004年,他应邀担任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虐囚案的专家证人。由于津巴多教授四十多年来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学会特向他颁发了希尔加德(Ernest R.Hilgard)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
开始看这本书的初衷,看到一个新闻,http://weibo.com/2710875561/BlHMDuouv?mod=weibotime&type=comment#_rnd1410405139248,SPE(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的简称)存在实验的缺陷,好奇之下就想具体了解一下这个实验本身的缺陷。记得津巴多教授在《路西法效应》中...
评分如果文革发生,你会做个好人,不去打砸抢,不去批斗别人,不去迫害吗? 先别回答,看完后再说。 从《现代性与大屠杀》,到《浪潮》,到《朗读者》,再到《路西法效应》,一路阅读下来,对于二战犹太大屠杀,包括文革,的思考越来越清晰,同时对于人的复杂性也更加了解,越来越...
评分发现这本书的研究很符合我很多思想啊!津巴多是知音啊! 第一,芸芸众生都一样,对自己要相信“自作孽不可活”,对别人要相信“每一个变态杀人狂背后都一个悲惨的童年”;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强大的内心可以抵御环境影响,而内心不强大不能怪个体,所以很多事情谁都不怪。 第二,...
人不是生而善或恶,但人都会在环境和可能的条件下激发恶的一面,比如跟从性小恶、不用负责、不会被认出、对象非人化,或者给做的恶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包装。 当你觉得做的不对的时候,立即停下来向内探寻自己的良知。 书中实验的冲击性给本书加分。
评分合理的慎的慌。
评分Amazing, thought-provoking book. Expands one's horizons, proves that everyone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evil". As adults, we have to be aware of the fact that good and evil are not necessarily polar opposites.
评分Genocide课程教材,有点致郁。
评分合理的慎的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