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后改为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修语言学,1919年秋赴美国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学习,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人莱比锡大学学习,1923年夏获该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正式提倡“幽默文学”。1934年办《人间世》,次年办《宇宙风》,并提倡半文半白的“语录体”。1935年用英文撰写的文化著作《吾国与吾民》在美国出版并畅销,1936年携全家赴美。本着“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的宗旨,出版了介绍中国文化的《生活的艺术》一书,并编译出版了中国的古典著作如《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庄子》等。同时还进行了多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尤以《京华烟云》最为著名。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负责主编《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葬于台北阳明山。
《老子的智慧(纪念珍藏版)》内容简介:在儒家之外,老子和庄子另辟了一条更宽广的路,带来一种更超越的人生智慧。孔子的哲学,处理的是平凡世界中的伦常关系,非但不令人激奋,反易磨损人对精神方面的渴慕,及幻想飞驰的本性。而老庄的哲学——这种探究生命底蕴的浪漫思想,为中国人开了另一扇门,辟了另一个心灵的空间;两千年来,抚慰了无数创伤的灵魂,使得人们在世俗努力挣扎时,有可回旋的余地。
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林语堂,于风趣中见睿智,前所未有地“以庄解老”,将老庄思想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抛开烦琐的训诂考辨,用人生的阅历、生命的觉悟去品味老庄哲学,将那原本生涩难解的文字赋予血肉,给予全新的灵魂。
老子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多听听老子的话好处很多。人生在世,需要智慧。这部林语堂先生最得意、最珍视的著作,读来令人心地宽广,不但能领悟老庄超越时代的人生思辨和处世智慧,更能让自己保有心灵的平和和生命的活力,少一点伤痕。
三月底与几位友人一同到丽江小住数日,期间几次围炉夜话有一段在探讨投资中的道与术,有所得有所思。时间过去快一个月,趁着还未完全遗忘,把一些有共鸣的整理记录下来,或许多年后能值得回看也未可知。 一、投资的三重境界——无为为有为 ...
评分林语堂的著作。老子和庄子脱离儒家思想的束缚,带来浪漫主义的超然之“道”。林语堂在书中“以庄解老”,将老庄思想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又附上诸多寓言和案例,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品味老庄的逍遥淡定,过好自己的智慧人生。 ——· 关于作者 ·...
评分充满智慧的佳句: 譬如说,有臧和谷两个人去牧羊,他们都失掉了羊群。问臧怎么丢了羊的?他说是在读书。问谷怎么丢到羊的?他说因为赌博。两个人失去羊的原因不同,而其结果却是相同的。 人莫不因外物而改变了自己的本性:小人为利牺牲,读书人为名牺牲,官吏为家牺牲,圣人则为...
评分中国古代曾经有过很伟大的哲人,中国人相信孔子的人文主义,但是另外很重要的便是老子,老子是降世的大宗师。老子曾经描述过扬子江(长江),我也到过扬子江去。老子所讲的道,其实就是我们讲的昆达里尼,灵性的能量。老子是个诗人,他所描述的方式是很隐晦,很微妙的。许多人也...
评分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在那个时期,能写出此种文章,确实堪称圣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所以书中的很多观点在现代看来不适应,但是掩盖不了老子的伟大。 书中的辩论方式,和我们现在何其相似,最终都是以羞愧告终! 我是极其不喜欢这种桥段。如果任何事情都...
我真喜欢浪费钱....不是版本不好,只是我已经有一本老子了...这本说到底还是老子。
评分更像是通过老子读林语堂
评分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平心静气
评分老子比孔子智慧,庄子比老子放荡。但是他们都不会修手机T_T
评分用庄子来解老子,林语堂躲在后面不说话,的确是无为啊。可反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