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2
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1975~2005)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200张专辑中,总会有让你听了为之心动的名字,这种名字出现的越多,就越是代表了耳朵的成色。 很多时候,你可以不用管任何人的评论,因为耳朵和音乐的结合是可以不用管这些的。但当你听多了,你的思维也总会从这些乐声中抬起头来,看看是谁做了这些音乐,这些音乐的源头在哪...
评分一、台湾 罗大佑是一本精装的《资治通鉴》。 他沉重地述说过往,并以此反映沸腾的时代。他的宗旨不是让人知道历史,而是要人们借鉴痛心疾首的过往,让现实、未来变得更美好。 可惜他能起的也只是一本书的作用:读过的人读懂了,空有一腔书生的热切;该读的人却不一定有兴趣...
评分暂且不管什么排名什么遗珠 若单是以"年鉴"的方式阅读这本书 我觉得这本书是相当值得推荐的 看得出绝大部分的乐评人在为各张专辑撰写乐评时 花了很多的心思 也做了很多的功课 所以在交代各张专辑的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动机 以及整张专辑对于乐坛的影响时 非常有说服利 至于词曲...
评分之前在书店翻过,看了大半。 怎么说,当时间再过去一些,人的记忆就不是那么牢靠了...... 假如说将来20年后我大约十来岁的女儿问我:爸,你当年都听些啥音乐啊? 最起码我还可以淘本书出来,说这书编得一般,你爸在里面加了些注脚,你凑合着看看。
评分一些本来不错的专辑 但是配的乐评太烂 文字里一点感情也没有 根本一幅唱片出版企宣文案的口气 有点敬业精神带点感情认真写行不行!!!!
图书标签: 音乐 台湾 马世芳 乐评 台湾音乐 流行 北京三联 TOP200
《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1975-2005)》内容简介:我的母亲陶晓清是资深广播人,打从1970年代便是美国权威音乐杂志《滚石》(Rolling Stone)的订户。父母卧室的床头和地上,常常摊着他们读到一半的书。父亲那边是杂文、小说、古籍;母亲这边,枕头底下便经常压着一本《滚石》。我自己是到上了中学,认真听起摇滚乐,才慢慢感觉《滚石》的厉害。尽管以我当时的英文程度和音乐知识,大多文章只能半读半猜,却也很长了不少见识。
1987年,信箱收到一本特别厚的《滚石》特刊:他们广邀各方乐评,选出1967年以来最伟大的一百张专辑,作为创刊二十周年特别企划。当年自然没有网络这种东西,此类资讯极为珍罕,消息传播也远不如现在迅速,这份“百碟榜”的效应,竟持续了好几年:若干台湾杂志曾经抄列这份榜单,唱片行也常把它张贴在店头,作为顾客采购指南。一时之间,自诩精进的乐迷人手一份,人人都在盘点自己听过几张,仿佛那是一份“摇滚学力测验”的考卷。
陈绮贞顺位过高,周杰伦被低估
评分蛮不错,不过遗珠更多
评分昨晚翻完的,没有万芳没有张宇,评论区一如既往的很亮。
评分后百佳远没有前百佳来得有意义
评分陈绮贞顺位过高,周杰伦被低估
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1975~2005)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