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本序言 劉正成 1
初版序言 劉正成 7
上 編 書法基礎理論
第一章 再現與錶現:書法形象審美特徵 3
一 審美特徵之一:抽象性 5
二 審美特徵之二:文學性 9
三 審美特徵之三:不可重復性 14
四 審美特徵之四:時序不可逆轉性 19
五 審美特徵之五:有美感而無快感 21
第二章 用筆與結字:書法藝術成熟的三大曆史階段 25
一 “綫條藝術”的理論誤區 25
二 篆書:中鋒用筆與圓形結字 28
三 隸書:側鋒用筆與方形結字 34
四 行楷書:中側鋒並用與方圓兼施 37
五 當代書法創作的技術與技巧特徵 43
第三章 章法與布白:書法作品空間構築的發展曆程 48
一 定義 48
二 空間觀念的分野 49
三 平麵空間構築的三個傾嚮 58
四 鬥方的空間構築 80
五 橫幅的空間構築 84
第四章 風格與流派:創作內容與形式的選擇 88
一 風格的定義 88
二 風格的藉鑒 101
三 風格的創造 126
四 流派的定義 131
第五章 書傢與書作:行為與藝術的統一 142
一 書法傢身份與行為的曆史範疇 142
二 書法傢行為與作品的分析 154
三 最高境界:行為與藝術的同一性 161
第六章 創作與審美:錶現的分類與審美經驗描述 176
一 兩種創作論及六個歸類 176
二 創作的結構 185
三 創作的過程 193
四 審美的判斷:藝術的完成式 199
五 審美的結構:新難高的訴求 204
下 編 書法審美曆程
第一章 史前傳說:文字之始即書法之始 211
一 結繩記事說 211
二 鳥跡八卦說 212
三 書畫同源說 213
四 倉頡造字說 214
五 刻畫符號與象形文字 214
六 書與契 217
七 圖騰與道符 218
第二章 商周從神到人的嬗變:書法藝術的發展期 222
一 六書學說的理性精神 222
二 甲骨五期與書分五係 224
三 六國古文的返祖風潮:鳥鳳龍蟲書 227
第三章 秦漢隸變:方塊漢字與書法藝術的繁榮期 230
一 書同文與李斯《泰山刻石》 230
二 隸變與八分書:廟堂氣與山林氣 232
三 蔡邕的《熹平石經》和《筆論》的創作理念 237
四 蔡倫紙與張芝《冠軍帖》的“一筆書” 239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書法藝術的成熟期與書聖王羲之 243
一 由隸入楷與鍾繇舊體:《薦季直錶》 243
二 永字八法與書聖王羲之:《蘭亭序》 245
三 北朝銘石書:造像、墓誌與摩崖 248
四 寫經與寫本:王僧虔與梁武帝書論 251
第五章 隋唐五代時期:書法藝術的高峰期與顔真卿 257
一 隋代:融閤與傳承 257
二 唐太宗獨尊王羲之:歐陽詢與褚遂良 260
三 盛唐氣象:張旭與懷素狂草 265
四 至高境界:顔真卿與《祭侄文稿》 269
五 唐法興衰:柳公權與楊凝式 275
六 風騷之意:孫過庭、張懷瓘與韓愈的書論 279
第六章 兩宋時期:書法的文人化形成期與蘇東坡 284
一 《淳化閣帖》與蔡襄的崇王尚法 284
二 蘇東坡:我書意造本無法 286
三 黃庭堅:自成一傢始逼真 291
四 集古齣新:米芾與《苕溪詩捲》 295
五 瘦金書:亡國君臣書法傢宋徽宗與蔡京 300
六 守舊、中興到末法的南宋書壇 303
七 文化融閤的遼金書法 307
八 文人藝術觀的綱領:蘇軾、黃庭堅、米芾書論 308
第七章 元時期:書法復古時期與趙孟頫 312
一 趙孟頫:涵蓋書壇五百年的古典主義大師 312
二 活躍在杭州文化圈的三代書傢群體 316
三 元代書論:趙孟頫用筆韆古不易說 323
第八章 明與清初時期:書法的美術化傾嚮與王鐸 327
一 颱閣體:明初書法一百年的低潮期 328
二 文徵明與吳門四傢 332
三 董其昌與華亭書派 339
四 徐渭與晚明尚態書風 344
五 王鐸與清初書法 351
六 陽明心學思潮中的明代書論 361
第九章 清乾、嘉朝至民初時期:碑派書風與康有為 367
一 張照、劉墉的帖學與董、趙書風館閣體 368
二 金農、鄭夑:揚州八怪的藝術叛逆 372
三 鄧石如與篆、隸風行 376
四 何紹基、趙之謙:晚清碑派書風 381
五 康有為、吳昌碩與清末民初碑派書傢 384
六 清代的碑學理論與《廣藝舟雙楫》 388
第十章 現代時期:書法的傳承發展與於右任 394
一 於右任、李叔同與現代碑派書傢 395
二 謝無量、林散之:現代帖派書傢 399
三 羅振玉、瀋曾植:現代破體書傢 403
四 當代四大流派與展覽會作品審美 407
五 現代書論:西方美學理論對書法的詮釋 410
圖版目錄 420
人名索引 432
· · · · · · (
收起)